新华社成都12月10日电题:打通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大凉山贫困地区构建三级物流体系
新华社记者 袁波
寒冬时节,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双河乡杨柳桥村寒意倍增,午后阳光洒落在胡秀洪苹果铺,这里一派热闹景象。
“盐源的糖心苹果甜得很呐,寄一箱你尝一下嘛,不甜不要钱哦!”黝黑的胡秀洪正啃着苹果和微信好友视频互动,旁边的邮政快递车正在转运苹果。谁曾想,这位曾吃不饱饭的48岁农民会“触网”,卖苹果带动乡亲脱贫奔康。
老胡所在的盐源县是贫困县,产出的苹果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但由于山高沟深,交通闭塞,名优特产一度难出大山,贫困群众出路难寻。
作为全国脱贫任务最繁重的地区之一,精准扶贫实施以来,凉山将盐源、喜德等深度贫困县纳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面对面的生意才踏实。”被大山“禁锢”太久的老胡开始很抵触电商,但“等、靠”生意经终究念不长久。
“路边摆摊销量不好,有人收购要杀价。遭遇冰雹灾害那年,五六万斤苹果烂在地里,血本无归。”老胡无奈地说,“年纪大、文化水平低”让他学电商很没信心。
2015年,经过培训后,老胡硬着头皮开起了淘宝网店、邮乐网店。“邮政公司的人手把手教我。刚开始不懂营销,我只能用傻办法,见人就添加QQ好友、加微信,发网店地址,有时还免费寄给他们品尝。”老胡说,刚开始微信好友加了80多人,一年卖出两万多斤苹果。
凭借良好的品质和口碑,订单越来越多。“现在微信好友3800多人,熟客带新客,销路很不错。”老胡咧着嘴笑了起来,家里30多亩苹果一年能有约40万元收入。
新华社拉萨11月18日电 题:“苹果博士”进田 甜了藏乡百姓 新华社记者罗布次仁、王泽昊 “这树枝首先要给它松松‘筋骨’,上下左右都要压一压,才能拉枝,否则会伤了枝条,它跟人一样,做运动前要热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