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题:超1100万新增就业提前达标怎么看?——2019年中国就业形势观察
开栏的话:2019年即将过去。这一年,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中国经济如何攻艰克难、行稳致远,令世人瞩目。新华社记者聚焦就业、物价、制造业、改革、外资外贸、投资消费等方面,分赴各地调研采访,旨在通过一线的鲜活案例,观察中国经济的整体面貌。即日起,新华社开设“2019中国经济特稿”栏目,聚焦今年经济走势。
新华社记者
就业既是经济的“晴雨表”,又是民生的“温度计”。行至年终,全年新增就业指标已提前达标。前10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93万人,提前实现全年1100万人以上的目标。
在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形势下,就业缘何能够稳稳扎牢中国经济“底盘”,成为当前经济运行的突出亮点?
转型升级潜力大,稳就业有动力
位于成都市双流区的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支支机械臂有序挥舞,一辆辆智能无人车往来穿梭,十几条全封闭太阳能电池片自动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
不久前,这里3.8GW项目正式投产,预计到今年年底,通威电池总产能将超过20GW,全球市场占有率有望超过10%。
“今年发展太快了,人员规模、产能比去年增加了1倍,产值增加超过90%。特别是用工大幅增长,去年约4000人,今年超过8000人。”通威太阳能人力资源总监杨皓说。
这里的生产线24小时不停机。虽然生产越来越智能化,但还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科技人员。在8000多名员工中,生产一线职工约5000人,3000多人是技术和行政后勤人员。
“今年招收了500多名应届毕业生,就是为适应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规划,做好人才储备。”杨皓说。
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6.2%。虽然下行压力逐渐凸显,但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仍位居前列,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和空间巨大,为就业增量提高和就业质量改善提供了强大动力。
“经济总量扩张、结构调整、创业创新持续发挥效应,是目前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就业形势仍然保持稳定的重要原因。”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说。
她说,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在200万人左右。6.2%的增速能够带动1100万到1200万人的就业总量。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最近发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全国招聘求职100个短缺职业排行》。营销员、收银员、餐厅服务员、保安员、保洁员、商品营业员、家政服务员、车工、焊工、装卸搬运工排名前十。
“劳动力市场不仅缺乏高技能人才,中低技能的工作同样不可或缺。100个短缺职业中42个与生活服务紧密相关,36个与生产制造紧密相关。”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殷宝明说。
“短缺职业”既反映出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也预示着就业市场的空间潜力。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逐步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服务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更强。
“稳就业工作具备扎实的基础和良好的条件。”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说,我国经济运行仍处在合理区间,特别是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快速发展,为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提供有力支撑。
政策扶持力度足,稳就业有基础
观察就业形势,不仅要看增量,也要看存量,城镇调查失业率是“稳”就业的重要指标。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
在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联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智能生产车间里,10条生产线上400余名员工正在紧张熟练操作。联宝公司是联想(全球)最大的个人计算机制造基地。全球每销售8台笔记本电脑,就有1台在这里制造。
联宝公司也是用工大户,带动就业超过1.2万人。然而在市场环境变化、用工成本上升背景下,要稳住现有岗位,还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公司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压力。
今年,联宝公司获得了2600多万元的稳岗返还资金。用联宝公司人力资源总监何唯萍的话说,这笔钱对企业可谓是“及时雨”。
“这笔钱将用于开展职工培训、组织技能提升等,提高职工的综合业务能力。企业智能制造和物联网新业务板块还要继续扩展。”何唯萍说。
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是国家出台的一项重要惠企政策,在企业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时期,帮助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截至10月底,安徽省已向621户重点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22.05亿元。
合肥市人社局主任科员李伟告诉记者,今年以来稳岗返还政策力度大,覆盖面广,资金专款专用,对于增强企业发展信心、稳定就业岗位,起到了关键作用。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得益于经济总量继续扩大,同时也与就业服务政策落实力度不断加大密切相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说。
前三季度,社保降费成效显著,共降低2725亿元,稳岗返还政策加快落地,共返还275亿元,惠及企业75万户、职工3993万人。
做好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稳就业的重要环节。10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重要的因素就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逐步好转。
记者来到重庆邮电大学,校园里各种招聘广告、企业宣讲通知已经带起了毕业季的节奏。
“企业对优秀人才的争夺更加激烈,大部分企业都把进校招聘时间提前了。”就业中心副主任黄毅说,尤其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加上企业向海外拓展,对技能人才需求越来越强烈。
自动化学院自动化专业的万承良同学刚刚签约中兴通讯技术支持岗位,工作地点在非洲。
“去非洲工作开始也有顾虑。但考虑到放弃暂时的舒适去寻找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可以为自己为家人担负更重要的责任。”他说。
新职业现生机,稳就业有“新招”
传统企业承受较大压力,但新经济、新职业还是一片“蓝海”。
在成都市温江区的“怪兽片场”,一批经过认证的“街头艺人”正在拍摄海报,录制专辑,其中就有洪荣川的“逆向思维”乐队。
成都文化部门去年认证了第一批“街头艺人”。现在,成都共有60个表演点位,380多位认证艺人。
洪荣川和两位小伙伴不定期在太古里、春熙路、宽窄巷子等地街头表演自己的原创音乐作品。创作表演之余,他们还作为音乐培训老师教钢琴和吉他。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看它是否有机会、有活力,重要的一点要看有没有‘拥抱’好新经济。”成都市新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宇说。
2017年,成都将“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作为树立和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和蓄力成长,成都新经济企业从12.7万家增加到35万家,今年1至10月就新增了5.8万家。
成都市新经济委政策法规处处长周成告诉记者,新经济已经成为成都发展的新生力量。成都发布了千余条城市机会清单,招商引资从“给优惠”向“给机会”转变。
“从过去上门招商转变为‘点亮’自己,让企业主动来成都找机会。因为新经济有自己的特色,很多创新型企业需要的是新模式、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市场,和可以落地的应用场景。”他说。
新业态、新职业从哪里来?
成都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副局长唐韬说,随着经济转型和消费升级,用户需求的细分催生了大批新的职业机会。我国海量市场和巨大经济体量,也支撑人们去尝试更多职业选择的可能性。
今年4月,人社部等部门发布了13个新职业,其中包括农业经理人、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电子竞技员等。
张绍发就是一位“农业经理人”。
张绍发原先是一位农资销售人员。2007年,他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正式成为一名农业经理人。张绍发的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农户变股东等模式,为农户带来持续增收。
去年,他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又在乡村旅游、农家乐、蔬菜采摘体验基础上创建了“共享厨房”。游客采摘蔬菜水果后,可以直接在共享厨房烹制,充分享受乡村生活的乐趣。
人社部的分析报告预计,类似这样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将以年增幅10%以上的速度发展。未来5年,我国对农业经理人的需求总量约为150万人。(记者王优玲、樊曦、侯雪静、谢佼、黄兴、姜刚、齐中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