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县城市管理监督局局长彭平介绍,目前漓江兴安段1乡4镇全部配备了污水处理厂,利用海螺水泥窑处置生活垃圾项目投入使用,日处理能力达300吨,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整治出重拳 砍掉污染源
呵护一江清水,沿岸生态的保护和修复必不可少。在漓江源头地区,一度兴起的采石挖砂曾让漓源遭受不同程度损伤。
据介绍,漓江流域沿线曾有不少规模不一的采石场、采砂场。兴安启动环保专项整治,近3年来累计关停16家采石场和19家采砂场,拆除26孔石灰窑。今年5月起,一场矿粉、米石加工企业“关停并转”行动迅速展开,26家无审批手续的小作坊式石料厂被永久关停,一批规模小、厂区脏乱差、工艺落后、效益低下的企业合并,整合进入县里新建的矿粉产业园。
记者在严关镇灵坛村看到,村道两侧密集分布着多个被关停的砂石厂。村民张建强是一家米石加工厂的负责人,正在处理剩余的石料。“关停污染小企业对保护环境非常好,是应该的。下一步打算与另外的石料厂合并,进入产业园规范地做。”
作为漓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兴安县近年将打造“生态兴安”作为重中之重,全县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创建率达90%,市级生态村创建率达到100%。
“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这是清代诗人袁枚游漓江写下的诗句。如今,漓江的山依然绿意盎然,水依然清澈透亮。在2019年1月至9月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中,漓江位居前列。
着眼民生事 激发新动能
受天气等因素影响,“汛期洪水泛滥、旱季枯水停航”等问题曾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不少影响。“有了几大防洪和补水枢纽工程,问题得以解决。”兴安县委书记黄洪斌介绍,近年来陆续建成的斧子口、小溶江、川江等水利枢纽工程,大幅提升了桂林市防洪标准,并可为漓江断面河道枯水期提供60立方米/秒的流量保障,还兼具发电、灌溉等功能,为沿线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在兴安境内的高山上,绿色经济“旋转”不停,当地利用独特地理优势发展风电,今年输送出近12亿千瓦时发电量,102个自然村通过入股等方式,平均每村年集体经济分红2万元。在漓江沿岸,葡萄、蜜桔等生态农业日渐红火,绿色发展活力渐显。
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兴安县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康养旅游等产业持续推进。去年兴安县旅游总人数超过790万人次,旅游总消费89亿元,实现双增长。
“以前村里人都往外走,现在村子成了大公园,外地来的游客多了,大家的收入也多了。”严关镇江西坪村村民罗前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