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11月26日电 题:脱贫村的致富“新经”——甘肃东乡咀头村脱贫观察
新华社记者王朋
一场小雪让黄土旱塬上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汪集镇咀头村添了几分寒意,但村民们却忙得热火朝天。
扶贫车间织造毛衣的几十台机器立冬后就没有停过,村民们终于在近两天赶上了交货期;家里养了牛羊的农户忙着把地里打的青贮饲草运回家;硬化的村道上,不少村民骑着农用三轮车,拉着满车洋芋往合作社跑。这个曾经贫困发生率达23%的贫困村正呈现勃勃生机。
“咀头村以前可不是这样。”咀头村党支部书记何正英说,过去村里人均耕地只有一亩,旱地里长不出够一家人吃的口粮。就连吃水都是大难题,人畜吃水要到几公里外的山沟里挑。村里的7个社散落在十几条山沟里,连接村社的是崎岖的土路,有村民戏称这里“隔沟能喊话,见面走半天”。
在新一轮脱贫攻坚行动中,咀头村发生了大变化。在当地政府扶持和引导下,村民们不仅喝上了黄河、洮河的河水,硬化水泥路也通到了各个村社。60名留守妇女从“围着锅炉转”的家庭主妇摇身变为“朝九晚五”的产业工人。有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扩大了牛羊养殖规模,从以前三五只羊增加到30多只。村民们念起了脱贫致富的“新经”。
说是“新经”,其实靠的还是老办法。村民牟学成说,村里有养殖牛羊的老传统,以前缺水,村民甚至要用脸盆、水桶接屋顶融化的雪水喂养牛羊,不少村民还在青海德令哈、甘肃武威等地打工放羊。如今吃水不愁,极大提升了村民发展养殖业的信心。
咀头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王凌鸿介绍,全村村民共有313户,现在基本实现养羊全覆盖。目前村里存栏的牛160头、羊1600多只,相较前两年,养殖规模提升了三成。
新华社西宁7月31日电 题:东达村脱贫记 新华社记者江时强、田文杰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滩乡东达村,地处青藏高原,背倚祁连山脉,海拔3000多米。因高寒荒凉、地瘠民贫,外村姑娘都不想嫁过来
新华社石家庄11月20日电 题:河北遵化:“小油鸡”助力脱贫 新华社记者杨帆 入冬后,河北省遵化市堡子店镇镇党委书记温良的心头紧了起来,因为按计划明年全镇5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必须实现稳定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