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家庭癌症”,还要痛多久?(2)

“家庭癌症”,还要痛多久?(2)
2019-11-25 20:35:00 新华网

  “隐蔽性”滋生家庭暴力

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多数家暴行为仍受传统观念的强烈影响,没有及时得以介入、制止;另一方面,家暴行为中的精神暴力、经济控制突显,高知家庭、公众人物群体的家暴行为也更具隐蔽性。

山东女子学院社会与法学院教授张雅维认为,相比普通家庭,公众人物、高知群体的家暴行为更难为外人所知,而一旦被披露,社会影响更为广泛。

数据显示,“高知群体”并非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也存在被家暴的风险。广州市妇联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从年龄分布看,当地家暴案件当事人年龄一般在18周岁以上,26岁至59岁比例相对较多,而被施暴方文化水平既有文盲、小学、初高中也有大学生、研究生,其中初中生比例较高,但本科和研究生占比也达11%。

张雅维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家丑不外扬”等思想在一些家庭中还很有市场,这与家庭成员本身的文化水平高低并不一定成正比。一方面,很多家庭成员并不了解反家庭暴力法,暴力发生时没有及时有效的保护证据,导致举证困难;另一方面,一些家庭成员在举报、报案中态度反复变化,也滋生了家暴行为的进一步恶化。

有关专家认为,特别是家庭成员间的精神暴力,其本身具有极强的主观色彩,形式多样、缺少证据,在警方的后期调查中也出现了较大的认知偏差,导致难以得到及时救助保护。

  法治之力还可以更给力

家庭暴力,早已不是家务事,而是有法可依的违法行为。发布人身安全保护令、建立家暴事件首接负责制……201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施行;今年1月1日,我国第一部关于预防、处置家庭暴力的综合性地方性法规《山东省反家庭暴力条例》也开始实施。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