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11月20日电 题:从“单打独斗”到“三社融合”——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扶贫产业发展探索
新华社记者骆飞
秋冬更替,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三合镇马坪村通村公路两旁郁郁葱葱。原本坡度陡、多山石的地里,一人多高的花椒林从山脚绵延至半山腰,枝叶茂盛,长势喜人,连片的翠绿让这片石头山充满生机。
经营这片花椒林的播州区三合镇三社融合发展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培辉介绍,3年前,这片土地几乎都撂荒。由于山高坡陡,村里可耕种土地有限,且分散在各家各户,都是种玉米等低产低效的传统农作物,根本谈不上产业化发展。
今昔对比,同样的土地呈现不一样的产业样貌。在李培辉看来,这主要得益于播州区“三社融合”改革,创新工作机制,改变发展思路。
2016年9月,播州区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层供销社、农村信用社“三社融合”改革,成立播州区三合镇三社融合发展专业合作社,对原本各自为阵的三方相关服务职能有机整合,助力脱贫攻坚。
记者看到,在三合镇长青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福源新居小区一处门店挂着“播州区三合镇三社融合发展专业合作社”的牌子,里面集纳了合作社、农信社驻点办公室以及供销社农资超市、农产品展示区等。彼此独立的三方联合办公,俨然成为一个整体。
在阐释“三社融合”时,李培辉打了一个比喻:如果“三社融合”是一架飞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机身”,农信社和供销社犹如“两翼”。如果合作社只是单纯聚合农村闲散的土地、劳动力等,而没有资金支持、市场保障等,很难“飞得更远”。
播州区探索“三社融合”正是瞄准了这些“痛点”,将合作社“组织动员”优势,农信社“资金”优势,供销社“市场信息服务”等优势有效整合。三家机构融合成“一家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改变传统合作社和农户“单打独斗”的情况。
“没有这样的机制支撑,全凭合作社独自跨部门贷款融资、申报项目很困难,整合三家一起办公,农信社和供销社‘送服务上门’,能更精准高效地解决问题。”李培辉说。
遵义农商行三合支行行长李祖海介绍,通过“三社融合”,单位每周都会派工作人员到合作社开展业务,将原农信社惠农信贷业务进一步下沉到农村,彼此了解发展需求,有效解决困难。
“人员下沉能及时了解合作社产业发展情况,跟进服务,也能有效拉动信贷业务。”李祖海说,支行推出的“三社盈”新型金融产品就是根据社员需求“私人定制”,最大限度降低贷款利率,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逐渐解决农户“贷款难、难贷款”。
“自己最开始单干,流转了几十亩地种蔬菜,由于缺资金和市场,亏损严重。”谈到贷款发展,合作社社员郑冬颇有感触地说,后来找到合作社帮忙贷款10万元才“起死回生”。去年自己又通过“三社盈”低利率贷款50万元壮大产业规模,发展越来越好。
目前,依托“三社融合”,合作社获得三合支行贷款支持300万元,社员们通过“三社盈”累计贷款达4000多万元,有效解决了产业发展缺资金的问题。同时,供销社还为合作社争取了150万元项目资金,并对社员给予农资支持,拓展销售市场。
有了资金等保障,李培辉所负责的合作社逐渐“活”起来,产业不断丰富壮大,涉及蛋鸡养殖、花椒种植、蔬菜配送、农产品加工等。有了流动资金和实体支撑,合作社不再“空转”。
合作社成立以来,集中流转200亩土地种植的花椒已挂果投产,并带动村民参与种植花椒1500多亩。同时还吸纳了350名村民成为社员,其中有62名贫困户。社员们将手中闲散的资金、土地等入股合作社,既抱团发展,还能分红增收,有效推动了农村“三变”。
“这两年,合作社吸纳社员资金90多万元,有的农户分红达3万多元。”李培辉说,合作社年营业额1500多万元,劳务用工支出占了60%,有效带动了农户增收。
新华社武汉5月8日电(记者侯文坤)湖北省近日发布《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社”专项清理工作实施方案》,决定对无农民成员实际参与、无实质性生产经营活动等6类问题合作社,进行全面清理
本报北京9月5日电 (记者高云才)经国务院同意,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11个部门和单位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的若干意见》,对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作出总体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