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双11”这场全民购物狂欢展现出消费的澎湃活力之后,最新发布的宏观经济数据再次印证了我国消费“压舱石”的巨大潜力:今年前10个月,实物商品零售保持较快增长,服务消费增长相对更快。
我国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更好地推进消费升级、发展消费新业态?如何保障猪肉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天然气的保供形势如何?11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围绕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消费新业态将快速发展
天猫“双11”当天的成交总额达2684亿元,“11·11京东全球好物节”累计下单金额超2044亿元……今年“双11”期间,5亿消费者和超过20万品牌、数百万商家和全社会的共振,形成了强劲的消费浪潮。正如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所说,有这么多企业愿意全身心参与“双11”,是因为大家看到了市场,看到了机会,看到了消费的力量。
“刚刚过去的‘双11’,各大电商的成交额屡创新高,可以感受到巨大的消费热潮扑面而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说。
孟玮介绍,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品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从总量看,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持续显现;从区域看,乡村消费增速高于城镇消费;从渠道看,呈现线上消费明显快于线下的特点。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再加上新技术手段的不断应用,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仍然具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可以挖掘。
孟玮表示,今后将进一步激发国内消费潜力,要积极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以产业融合促进新消费。比如,重点发展服装、家居等领域的规模化、个性化定制,以及智能手机、家电等领域的全链式智能生态服务;重点发展手术机器人、医学影像等高端医疗设备,开展健康管理、精准照护等增值服务。
同时,以线上线下融合扩大消费。加大对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养老服务、婴幼儿照护、文化娱乐、体育赛事等领域的数字化改造力度,积极发展共享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和“智能+”服务消费。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推进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
猪肉消费需求有保障
猪肉价格关乎民生。
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8%,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9%。孟玮认为,近期CPI同比涨幅有所扩大,主要是由于猪肉及其替代品价格明显上涨,带动整体食品价格上涨。
当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已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今后,将进一步抓好政策措施落实,多措并举保障市场基本稳定和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孟玮表示,要继续加力促进生猪生产,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力度,支持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和种猪场建设,扩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实施范围,促进生猪稳产保供;多渠道增加牛羊肉、禽肉、鸡蛋生产和供应,扩大猪肉和牛羊肉等替代品进口;妥善实施冻猪肉储备投放。目前,中央和地方已经建立了一定规模的冻猪肉储备,会择机向市场投放,保障猪肉消费需求。
“重点关注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指导地方根据物价上涨情况及时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足额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孟玮说,要每天监测全国及各地猪肉价格情况,研判后期走势,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加以预防和解决,并配合有关部门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天然气供应相对充足
当前,供暖季已经开始了。天然气的保供形势如何,价格能否保持稳定?
孟玮介绍,进入11月份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有关部门和企业建立了天然气保供日调度机制,随时掌握天然气供需动态,及时发现和处理解决影响供应的问题。从近期运行情况看,用气需求增长比较平稳,天然气资源供应相对充足,供需之间保持了一个比较好的平衡状态。
孟玮表示,供暖季期间,我国将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国内天然气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对居民用气实行“量价齐保”,即在保障供应总量的基础上,执行国家制定的各省份基准门站价格不上浮;对学校、医院、公共交通等民生用气实行“保量稳价”,在保障供应量的基础上,价格根据供需关系适度调整,但上浮的幅度以基准门站价格为基础不超过20%;其他市场化气量价格,则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为重点保障民生价格稳定,供暖季期间,各地不再调整居民用气终端销售价格。
新华社重庆11月12日电(记者韩振)“网红”直播“带货”,成为时下网络销售新潮流。在重庆,当地土特产也在“网红”直播的带动下,走上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餐桌,为农村地区群众带来收益
近日下发的《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银行保险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聚焦银行业保险业侵害消费者权益乱象的问题并开展整治工作,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