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0月31日电 题:从事后补偿到事前干预:“健康管理”成保险新“时尚”
新华社记者潘清
走走路、跑跑步,不仅能提升保障额度,还能拥有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和奖励。如今,伴随保险服务“触角”从事后补偿向事前干预延伸,“健康管理”服务正成为保险市场上的新“时尚”。
作为保险机构涉足健康管理的“探路”之举,中国平安旗下平安健康险和平安人寿于2016年9月推出了“RUN健行天下”项目,通过奖励的方式对保单客户的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帮助其管理和改善健康状况。
平安健康险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线三年以来共计约600万客户参与平安RUN运动计划,超过60万人达成年运动目标。近九成客户表示自己养成了定期运动的习惯,锻炼频率提升了25%。
平安RUN“走红”代表着一个趋势,伴随投保人事前缴纳保费、保险人事后赔付的传统模式悄然生变,风险管理的“后防线”正在前移。
平安人寿董事长丁当表示,要实现更好地服务于民众幸福生活的目标,保险业必须与时俱进,从单纯提供风险发生后的财务补偿,“进化”到提供事前、事中、事后全周期、全链条、全方位的风险预测、管理和解决方案。平安RUN正是对于“保险保障+就医服务+健康管理”模式的探索。
一些迹象表明,健康管理已经开始帮助健康险实现对客户健康风险和产品风险的“双重规避”。
南非最大健康险公司Discovery开发的“健康年龄”指标,通过考虑与生活方式相关行为的影响来反映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平安健康险、Discovery和知名研究机构兰德近日发布的《平安RUN用户健康年龄测评白皮书》显示,平安RUN用户的平均健康年龄比非用户年轻5.9岁。
客户身体状况的改善,也降低了保险公司的赔付风险。来自平安人寿的数据显示,长期参与平安RUN计划并享受相关健康管理服务的寿险客户,其重疾发病率大幅下降了18个百分点。
健康管理对客户和行业的“双赢”效应,促使保险机构纷纷加快布局步伐。
太平人寿通过微信公众号“太平乐享健康”推出了一系列健康服务,包括肠道益生菌检测、基因检测、亚健康检测、个性化体重管理和健康评估等。中国人寿则将人工智能等技术引入健康管理,开发了可随时查询心率、血压、血氧等健康指标的手机软件“国寿AI健康”。
今年9月举行的首届“中国保险业健康管理论坛”上,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商敬国表示,面对人民群众不断扩大的健康需求和合理控制医疗费用上升的双重挑战,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大健康”体系已成大势所趋。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发展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必要途径。
据悉,正在修订中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新增了“健康管理服务与医保合作”内容。业界认为,这将成为健康管理服务和管理式医疗发展的“助推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