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福州10月30日电 题:法官黄志丽:做一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新华社记者王成
在获颁“最美奋斗者”荣誉的现场,当耳边听到一个个响亮的名字,黄志丽心头闪过一个问号:“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各行各业的先进模范,矢志不渝地奋斗?”
“是为人民服务的一颗初心,是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身为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巷口人民法庭庭长,黄志丽扎根基层审判一线17年,用一件件公正的判决、一次次成功的调解,捍卫着法律的尊严,诠释着奋斗的价值。
诉源治理:在诉讼外也能解决纠纷
2018年,芗城区南坑街道某村在推进征迁工作时,柯姓和詹姓两家的宅基地产权纠纷闹得沸沸扬扬。20世纪50年代,柯家以自家宅基地产权加现金补偿与詹家互换宅基地产权,却因历史久远缺少确凿书证。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曾经看似不起眼的一分多地宅基地,如今意味着近百万元的市场价值。詹家“翻脸不认账”,称“当年只是产权互借,并无置换”。原本和睦的两家人,为宅基地产权归属反目成仇,甚至撕打起来。
黄志丽向村里老人详细询问情况,又翻出老档案找出一份模糊可见的产权置换契约。“老祖宗都还埋在一起,大家乡里乡亲的,没必要为这点利益对簿公堂。”黄志丽拿来证据,循循善诱地开导,最终让詹家人放弃了不合理的诉求。
“把纠纷在诉讼外解决,既能给当事人减少诉讼成本,更有利于法院诉讼资源的合理分配。”黄志丽说,“诉源治理理念的运用,实现了多赢效果。”
南坑街道此次征迁中,有50多户涉及产权继承、分家析产、权属置换问题。在黄志丽引导下,街道、村居、派出所、司法局等部门协同联动,构建多元调解工作格局,实现了“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
人的一生充满了选择。去留之间,取舍之中,考验着毅力,更照鉴初心。当亲情、乡情、人情与法律冲突时,他选择坚守法律和良知。当医生给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治疗方案时,他选择不耽误上班的后者
对于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很多干警来说,原立案二庭副庭长李庆军真的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同事。没有荣誉加持,没有著作等身,平素也甚少与同事有工作之外的交集,甚至身患尿毒症也因为怕麻烦同事而刻意隐瞒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