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70年·见证精彩 | 水旱灾害防御:守江河安澜 护百姓平安

70年·见证精彩 | 水旱灾害防御:守江河安澜 护百姓平安
2019-10-28 17:33:00 中国水利杂志

水旱灾害防御

守江河安澜 护百姓平安

本刊记者 / 轩玮

2019年7月13日,长江1号洪水过境,武汉安然无恙,不少市民和游客前往汉口江滩看水。

在武汉龙王庙大堤的挡水墙上,有一块记录着历史高水位的牌匾,刻着武汉关三个重要水位,从高至低依次是: 1954年,29.73m;1998年,29.43m;1931年,28.28m。水尺无声地提醒着,这座城市曾经历水患和抗争。

1998年,一场全流域大洪水突袭长江,一次次洪峰通过武汉,两江大堤灯火通明,百万军民昼夜奋战。“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当年诞生的伟大抗洪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1998年九江堵口现场

1954年,江水一直在涨,加高堤防的麻袋越摞越高,堤上的扩音器不停播放着慰问歌声,全国各地都向武汉调运麻包等防汛物料,武汉军民齐上阵,誓与大堤共存亡,经过数次荆江分洪,为抗洪胜利赢得了时间。

1931年,江河陡涨,堤防相继溃决,江水以风驰云卷之势长驱直入,一时间,房屋倒塌,良田淹没,一片泽国,淹死者无以数计,人畜漂流,惨不忍睹……

对于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水旱灾害的防御能力,如果说长江抵御洪水的变化是一个缩影,那么年均因洪涝灾害死亡人数则是重要的衡量指标。这个数字在20世纪50年代是近9000人,2018年是187人。

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奋进。面对洪水,从担惊受怕到从容应对,在变化与不变中,在传承和创新中,水旱灾害防御之路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仅有4.2万km堤防,1200余座水库,几乎所有江河都缺乏控制性工程。如今,我国已建成各类水库近10万座,5级以上堤防超过30万km。三峡工程、小浪底工程、临淮岗工程……一项项骨干工程,成为守江河安澜、护百姓平安的的“钢铁将军”。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