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10月24日电(记者 李志浩)从安徽组织30多架无人机来新疆,马洋洋给棉田打脱叶剂一个月多了。回想去年此时初来新疆作业,马洋洋有种恍惚的感觉,“仿佛就在昨天,这一年跑的地方太多了。”
这个1994年出生在安徽农村的大男孩,曾经一心就想满世界转转。但父母之命让他自从初中毕业就留在了家乡阜阳,在车间专职电焊。
年轻的心却向往天空。先是对航模有了兴趣,不久,被父母训斥“不务正业”的马洋洋,接触到了组装无人机。
2017年底,瞒着父母,马洋洋向朋友借钱买下了一台极飞农业植保无人机。就是这台整机,让他在第二年如愿离开了车间,开始了全国的“巡飞”。
短短几个月,他的足迹遍布安徽、江苏、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用无人机给小麦、玉米、大豆、高粱、芝麻、棉花等不同农作物乃至森林都打过药。
队伍每到一处,不仅让农民们见识了新奇的无人机,更以实际效果征服了农田。
今年8月底,已荣升为“皖老K飞防队”负责人之一的马洋洋,带队来到新疆,一直待到10月中旬。这期间,团队主要负责给棉花打药、打脱叶剂。
拥有3700余万亩棉田的新疆,是我国最重要的产棉区,2018年产量约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83.5%。10月一到,新疆即步入棉花大规模采摘季,近四成已不再需要人工,全由现代化机械完成采收。
为了配合机器采收,棉花叶子需要提前两周时间进行脱叶处理,以免在机械采收时混入,影响棉花质量。
在尉犁县种了3500亩棉花的大户张林告诉记者,打脱叶剂的工作主要通过拖拉机完成。这种方式效率高、成本低,但牵引药罐的拖拉机每次驶入棉田,至少会造成8%的棉花损伤,同时会把土壤压实,造成土壤板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