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冰晶外壳和流动线条带来的速度感,设计团队又把代表互联网时代的5G概念加入其中,把熊猫头部装饰的彩色光环打造成可以赋能的能量环,让“宇航熊猫”的形象更加饱满丰富。
“(加入‘冰丝带’之后)效果特别炫,跟之前完全不同,所以那是一个大突破,‘宇航熊猫’抛开了之前所有(熊猫)的内容和特色。那个时候,我们感觉天要亮了!”刘平云激动地说。
突破瓶颈之后,团队朝着比较精确的方向进行小细节修改。在熊猫的掌心,为了表达爱心、和平的理念,他们画了一个心形图案。此外,还借鉴了入围十强的小学生作品中关于雪板图形的灵感,在熊猫的背后,把连接两个胳膊的黑色图案构成了一个雪板的图形。
5月,北京冬奥组委召开主席办公会议,听取吉祥物修改方案、社会评议情况以及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意见情况汇报。会议研究确定了4组候选方案。
2019年7月初,广美团队得到进一步的指示,对之前并行的三个吉祥物造型设计做出取舍和侧重,专注冰壳熊猫的修改完善。
广美团队与冬奥组委沟通,除了进京开会,更多是在电话或者网上,但因为保密,双方在非面对面沟通时只能用“暗号”交流,比如不能提“熊猫”二字,甚至连“黑眼圈”都不能说。
随着冰壳熊猫的方案逐渐完善,起名字也被提上议事日程。冬奥组委广泛动员,借助许多“外脑”。有人可能没有看到吉祥物的样子,就告诉他们几个定位点。
“当时外国人、小孩子都帮我们起名字,还有文学作者、艺术家等等,我们收到了几百个名字,在这几百个名字中来挑选适合冬奥会、冬残奥会吉祥物的名字,其实是很难的工作。”林存真说,要让中国人和外国人读起来都顺口、能理解,理念还要好,更重要的是过得了商标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