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9月15日电 题:牦牛咋变“金牛”——一位四川高原藏区基层畜牧师的扶贫思考
新华社记者 黄玥、肖林、张超群
周军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今年51岁的他,多年研究牦牛养殖技术。
今年8月,他加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三祥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任总畜牧师。为了摸清牦牛的生长生产情况,找到科学的养殖方法帮扶藏区牧民,他在甘孜州已前前后后奔波了5000多公里。
甘孜州是深度贫困地区,受特殊自然、历史、地理和社会等因素制约,经济发展滞后,产业发展小散弱,目前还有12个县251个村7751户亟待“摘帽”脱贫。
甘孜州的另一面,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牦牛养殖地之一。中国是牦牛养殖大国,拥有牦牛2200万头,占了世界总量的90%以上。2018年甘孜州牦牛存栏189.58万头,全州18个县(市)均有养殖。
“牦牛是甘孜州的一个巨大的产能,也是全球养殖业最大的落后产能,还未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周军说。
牦牛养殖的短板在他逐步考察研究后有了答案:小群体无序自由交配、近亲繁殖严重,牦牛品种退化;高原地区季节不均衡导致牦牛营养不均衡,夏秋季牧草充足,冬春季牧草短缺,“夏饱、秋肥、冬瘦、春死”8个字说明了牦牛的生长情况。
贫困的伏笔在此埋下。
“我们已迈入商品经济社会,但甘孜州巨大的牦牛群却未发挥商品经济价值,这种现象还普遍存在于藏区,一句话就是‘捧着金饭碗要饭吃’。”周军说,解决之道就是引进现代科学技术,让放牧和人工补料结合起来,实现牦牛快速育肥,牧民增收增产,草原环境改善,丰富肉品供应。
他举例,过去放牧的牦牛要6年才能长到500多斤,如今3岁大的架子牛经过不到5个月的科学养殖,可以长到500多斤,况且3岁多正是牛肉质感最佳的时候。
新华社成都9月11日电 题:一桶牦牛奶的“新生” 新华社记者邹乐、肖林、张超群 1995年出生的根翁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呷巴乡俄达门巴村牧民,虽然家里养了100多头牦牛,但她此前做梦也没想到
新华社西宁8月20日电 题:“牦牛博士”宋仁德:守护江源的绿 趟出富民的路 新华社记者王大千 眼下正是青藏高原最美的时节,蓝天白云下,绿色草甸起伏蔓延,直到天边
中国西藏网讯 在旅游旺季巴金每天都会将自家的新鲜牦牛奶运到县城去卖。“每天可以挣到将近200元,一月下来也能挣个5000元。”问起巴金的收入她笑呵呵地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