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 题:让传统佳节焕发新生机 尽展新时代新风貌——全国各地开展文化活动庆祝中秋节
新华社记者
9月13日晚,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奥运广场上人头攒动,许多学生和市民们在望远镜前整齐地排着队,希望在中秋月圆之夜,通过望远镜一睹月亮“芳容”。这是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主办的“我们的节日——中秋赏月科普活动”现场。
“通过用望远镜观察月亮,孩子不仅能看到一轮圆月,更能了解到月亮上的陨石坑、环形山。”学生家长万玛措表示,“希望这片神秘的星空,在孩子心里种下‘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种子。”
中秋节前后,全国各地创新理念方法,将中秋节传统文化与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相结合,让传统佳节焕发新生机,尽展新时代新风貌。
13日,第三届北京·延庆天文科普发展论坛在北京市延庆区拉开序幕。论坛为期三天,除开幕式和专业议程以外,论坛还面向公众,在北京华海田园天文科普教育基地安排了3天2夜的开放式天文科普系列活动,包括8场天文科普讲座及互动交流、8项户外观测等体验项目和3场展览展示。
论坛期间,天文爱好者们与数十位天文科普专家共赏独山夜月、切磋天文见识、分享星空发现,上手体验平时不多见的高端天文观测器材。
有人选择“硬核科技范”中秋节,为传统节日注入新内涵,有人选择把“老”习俗过出新花样。
明月东升,映照着浙江台州黄岩区澄江街道凤洋村的千亩橘园,在橘林中一条小路的两旁,每隔一米左右,就有橘农点上烛火。年逾古稀的村民杨金根一边摆放蜡烛,一边告诉记者:“这个做法叫作‘间间亮’,我小时候就有,希望橘子能长得又圆又红。”
这是12日澄江街道在凤洋村举办的“甜蜜小镇、共度中秋”为主题的中秋传统节日活动之一。
通过挖掘橘文化、橘民俗,发展农业旅游,凤洋村村民尝到了蜜橘带来的新“甜头”。“我们上半年办橘花节,下半年办柑橘旅游节,2014年刚开始时,一年的游客是5万人,去年已经达到50万人了。”凤洋村党支部书记彭华明告诉记者。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中秋节传统文化与浓郁的民族风情相得益彰。11日,“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实践活动在呼和浩特市莫尼山非遗小镇展览厅内举行。
四周陈列着马鞍、勒勒车、蒙古刀等展品的展厅内,乌兰牧骑成员张玲和在当地老年大学教授书法的李朝平,一位引吭歌唱,一位和歌挥毫,两人联袂奉献的歌曲书法《但愿人长久》赢得满堂喝彩。展厅外,已经做了30多年月饼的贾文豹向围观的群众展示做月饼的手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佳节期间,萦绕在人们心头的不仅是思乡情,更有浓厚的爱国情。
13日晚,在河北正定古城南城门,以城墙为幕布,上演了以“向祖国表白”为主题的灯光秀,巨幅国旗惊艳亮相。来自各个行业的代表人物以灯光秀和巨幅国旗为背景,对祖国表白,祝福祖国繁荣昌盛。一句句“我爱你,中国”的呼喊,感动着在场每一个人。
江西九江的琵琶亭因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而得名。14日下午,琵琶亭前的广场上再次响起了琵琶声——50把琵琶、50把古筝被摆成了“70”字样,乐手们现场合奏起了《长江之歌》。“中秋是个团圆的日子,在这样的日子里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热爱,我觉得十分有意义。”参加表演的古筝老师石少红告诉记者。
除了《长江之歌》表演,在当地举行的“江山如此多娇·歌唱伟大祖国”大型融媒体直播活动中,270位红旗手、200位合唱团成员在中秋佳节把对祖国的热爱融入歌唱、融入表演。
此外,山东临沂、广东惠州、辽宁本溪等地也在中秋节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展示了新时代各族人民新风貌。(记者高蕾、央秀达珍、谢昊、冯源、赵泽辉、闫起磊、袁慧晶)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 题: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地中秋节主题文化活动扫描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历史悠久、内涵深厚的中秋佳节,深深寄托着国人的团圆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