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9月9日电 题:澜沧江源区的“阿布”第一书记
新华社记者李亚光、陈地
秋日,地处澜沧江源区的扎阿曲河畔迎来丰收时节。站在尕首弄山顶眺望,金黄色的黑青稞田和绿茵茵的草场在河岸两旁交错分布,美景醉人。
山下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觉拉乡尕少村是一个半农半牧贫困村,村民拉才多去年刚刚脱贫。记者见到这位42岁的藏族汉子时,他正拿着农具从田里劳作归来。
来不及喝口水坐下休息,拉才多就开始在客厅准备奶茶和糌粑。他告诉记者,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村里的“阿布”第一书记要来家里回访。
“阿布”在康巴藏语中意为“哥哥”,有时也用于农牧民对他者的尊称。常年走访藏区的记者深知,这位即将到来的第一书记在拉才多心中的地位很高。
炉里的牛粪烧得正旺,沸腾的奶茶飘出阵阵清香。一位年轻干部走进门来,拉才多迎上前去热情拥抱贴面,两人唠了许久家常。
记者询问得知,这位年轻干部就是拉才多口中的“阿布”第一书记,今年36岁,是玉树州发改委选派的汉族干部,名叫麻成学。
通过聆听他们的对话,记者发现麻成学对拉才多家的情况十分熟悉,从家庭构成、收入分配聊到硬件设施、困难期盼,每每发现新的情况,他总会低头认真补充记录。
翻开麻成学手中的笔记本,记者看到了该村每一个牧户的家庭详细情况,以及周密的脱贫计划及心得体会,总共有上百页。
“今天又走访了几户,得知他们的普遍意愿,我准备酝酿种养一体化项目”“只有为群众办成一些实事,才能心安理得,对得起‘第一书记’这个职务”……查看麻成学扶贫日记的落款,记者发现他的不少感想都写于出行途中或睡前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