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8月5日电 题:他们远在边疆,却冲锋在科学报国“前线”——哈工大“八百壮士”谱写时代华章
新华社记者韩宇、杨思琪
上世纪50年代,800多名朝气蓬勃的青年,满怀着建设新中国的热忱,从祖国各地奔赴远在东北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他们扎根边疆,不畏艰难,建立起一批新学科,创办了一批新专业,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巨大贡献。当时他们平均年龄只有27.5岁,历史为他们留下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哈工大“八百壮士”。
近70年过去,他们或已离去,或已耄耋,他们身上闪耀的“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后来人始终把国家需求为己任,书写着知识分子爱国奋斗、建功立业的时代答卷。
振兴国家就是最重要的抱负
中国工程院院士、86岁的沈世钊出生于浙江嘉兴,他已在哈工大度过了60余载春秋。
1953年,年仅20岁的沈世钊从上海同济大学毕业,远离家乡亲人,来到哈工大成为一名师资研究生。三年后,他留校任教,从事木结构研究与教学。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迎来而立之年的哈尔滨工业大学被确立为我国学习苏联的样板学校。像沈世钊一样,很多青年教师响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号召,从南方的“鱼米之乡”一路北上,来到天寒地冻的北疆。
“我们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经历过那些真真切切的苦难。新中国成立,年轻人干劲儿十足,一心想为建设新中国贡献力量。”沈世钊说,当年的东北缺油少肉,校舍简陋,他们都不以为苦。在他们心中,振兴国家就是最重要的抱负。
那时,他们白天跟着苏联专家学习,晚上复习消化、为本科生备课,当起“小教师”,还自发组织翻译、编写教材。在快节奏、高强度学习下,他们很快成长为一支年富力强、勇挑重任的教师队伍。
为满足国家工业化发展需求,哈工大按照行业、甚至按照企业工种设置专业,有的专业名称与工厂车间同名。
“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哈尔滨锅炉厂急需专业人才。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八百壮士”之一秦裕琨回忆说,1954年,在他从上海来到哈工大的第二年,就参与组建了我国最早的锅炉专业。“当时是学习苏联技术,今天我们的技术已在世界上领先。”秦裕琨欣慰地说。
虽然人才急需,但哈工大培养学生始终坚守“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哈工大原党委书记吴林说,当时的哈尔滨电机厂、鞍钢、一汽等等,各大工厂都活跃着哈工大毕业生的身影。他们进办公室能画图设计,下车间能抄起家伙干活儿,哈工大因此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
敢为人先 开创中国多个“第一”
上世纪50年代初的哈工大几乎是白手起家。“八百壮士”一边搞教学,一边搞科研,在摸索中起步。短短十余年间,他们创办了24个新专业,一个基本适应当时国民经济建设需要,以机电、电气、土木、工程经济等为主的教学体系基本建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八百壮士”代表杜善义,1980年到海外做访问学者。他头一次了解到复合材料这个领域,为了多学知识,别人一个月才能看完的书,他一周就看完了。很快,他创新性提出将力学和新材料研究交叉融合的发展理念,这一新思路获得了国际国内一致好评。
两年后,杜善义回到哈工大。他说:“国家在最困难的时候把我派出去,我就要为国家建设出力,建立自己的团队,培养一批复合材料人才。”
当时,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正面临材料更新换代难题。杜善义提出,要想提升性能必须使用复合材料。于是他投身于复合材料事业,并成为我国第一个以培养高级航天专门人才、从事航天高技术研究为目标的航天学院首任院长。
哈工大航天学院参与了“试验卫星一号”“试验卫星三号”“空间激光通信”“载人航天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在航天上,每减轻1克重量,就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新材料的出现将带来一场新变革。”杜善义说。
我国首台会下棋能说话的计算机,首颗由高校自主研制的小卫星,第一部新体制雷达,第一台弧焊机器人和点焊机器人,在国内率先开展大跨度空间结构技术研究,研制成功的空间机械手在“天宫二号”上实现了国际首次人机协同在轨维修科学试验,首次揭示艾滋病病毒毒力因子结构……勇于开拓,敢为人先,哈工大亮出了一份靓丽的科研成绩单。
薪火相传 新时代书写新华章
在祖国建设最困难的时候,哈工大“八百壮士”以舍我其谁的勇气,挺起了民族脊梁。他们不仅开创了一个时代的辉煌,更诠释了一代代知识分子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共同追求。“哈工大‘八百壮士’身上体现出来的爱国奋斗、敬业实干、团结奋进精神,流淌在一代代后来人的血脉中。”哈工大原校长杨士勤说。
40岁的黄志伟曾多次拒绝国外多所知名大学邀请,于7年前来到哈工大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建设结构分子生物学与天然免疫信号转导研究室。在3年时间内,他带领团队连续破解3个世界生命科学难题,让中国艾滋病结构生物学研究跻身世界前列。“哈工大地处偏僻地区,有时是种优势,适合安安静静、踏踏实实搞自己的研究。”黄志伟说。
哈工大是创新的圣地,也是创业的沃土。刚刚毕业留校的“90后”博士万龙迎来了在哈工大的第10个年头。大二那年,他进入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参与一系列科技创新项目。丰富的专业积淀和实操训练,让他获得多项发明专利,硕士毕业后便成立了哈尔滨万洲焊接技术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电池底盘、半导体靶材、5G基站散热箱体……都成了万龙的焊接技术“新战场”。“用我们的科研成果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是老先生们教导我的,也是我创业的初衷。”万龙说。
在哈工大,像万龙一样扎根边疆的新一代“八百壮士”还有很多。他们努力推动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先后成立了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哈工大焊接产业集团、哈工大激光通信有限公司等多个高新技术企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周玉说,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不但没有过时,反而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时代内涵。
明年哈工大将迎来建校百年。一代又一代“八百壮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将为国家发展注入更多强劲新动力,书写更多时代新华章。
新华社哈尔滨7月4日电(记者杨思琪)从月球看日食是怎样的情景?今年全球唯一的一次日全食2日在南美洲天空上演,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自主研制的月球轨道超长波天文观测微卫星“龙江二号”记录了这一“奇观”
新华社日内瓦6月10日电(记者凌馨 施建国)第108届国际劳工大会10日在日内瓦开幕。本次大会的焦点议题是如何应对科技创新、气候变化等因素可能对未来工作领域构成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