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减少行政审批许可,对一些部门领导,审批权不仅是权力权限,也是为官一任的功劳,如果在自己任上审批权取消了、下放了,怎么向后任交代?这种把权力当做自家“一亩三分地”的观念,不自觉地就会使“放管服”在执行中打折扣。比如违规涉企收费,明知道不能收、不应该收、不允许收,但收费已成习惯,加上人员还是那么多,不靠收费靠什么?于是,有的我行我素明着收,有的改换名头掖着收。
这些改革中的难点、堵点,有的长期存在,有的后期产生,其所以成为痼疾,根本原因在于改革站位不高,观念意识陈旧,对“放管服”改革的重大深远意义认识不深、理解不透。“放管服”改革既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大改革之举,也是当前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重要举措。从长远来看,改革将有力促进政府管理理念转变、管理方式变革和管理手段创新,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治理体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如果认识不到这点,就容易把改革局限在手里权限的得与失中,把“守土有责”狭隘地理解为维护本地本部门利益,隔离与改革“全国一盘棋”的关系。观念的固化陈旧,就会在行动中畏手畏脚,徘徊不前,面对改革中的难题难关,既缺乏勇气,更缺少创新机制体制、刀刃向内、突破攻坚的决心、信心与智慧。
因此,改革越到关键时刻,越要鼓足勇气,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按照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提出的,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动力,勇于担当、探索创新。同时,加强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提高政策协同性、系统性与可操作性,推动“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迈上新台阶。(瞿长福)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 题:用改革让泥土更加芬芳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6月25日是第29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主题是“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由于人多地少基本国情,节约用地是我国土地利用的永恒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