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7月7日电(记者李荣)长三角在一体化中推进乡村振兴,古镇、社区在“微创意”中实施“微更新”。为此,长三角建立“我为乡村种风景”公共空间设计平台,新近邀集长三角各地大学生为沪郊金山枫泾古镇的16处乡村公共空间“挖掘美、设计美”,“种”下新风景。
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沪郊金山枫泾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现正以江南文化为特色,探索乡村公共空间建设与公共服务的提升,助推乡村振兴。此次,在长三角新建立的“我为乡村种风景”公共空间设计平台上,枫泾古镇携手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江苏大学、安徽大学4所长三角高校,以村老年活动室、村门头景观、村镇垃圾分类箱房等16处乡村基层社区公共空间为载体,向长三角地区建筑设计及跨专业大学生征集微创意、微更新的“种风景”方案。鼓励大学生向乡村群众学习、在地设计,与田间地头“美的元素”对话。
金山枫泾镇党委书记张斌说,通过微改造和小创意,在保留乡村风貌、发挥古镇特色、传承江南文化基因的同时,美化乡村人居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乡邻社群沟通。古镇此次推出的16个微更新点位,将根据实际需求,充分参照长三角大学生设计者开出的“创新方案”,让这些曾经的“被遗忘的角落”,成为枫泾乡村振兴的“网红地”。
新华社沈阳5月8日电(记者于也童)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辽宁开原人王强带着一家老小来到了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张相镇石家堡子村,在自家认领的“开心农场”中,和家人一起浇水、施肥、种菜,度过了充实的田园生活
调查显示,这一轮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更多来自盘活村集体资产,以集体资产租赁、流转或折价入股等形式获得稳定资产性收益 互联网成为政策红利之外,推动乡村变化的新变量 以教育、医疗为核心的公共服务资源配备
新华社南昌5月3日电 特写:乡村“花期”长了 新华社记者高皓亮 春时杜鹃秋时枫,冬日寒梅夏日荷。如今的中国农民正学着把花儿像庄稼一样精心“侍弄”,围着村庄种花,追着节气种花,努力把乡村的“花期”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