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时代呐喊 民族记忆——“七七事变”主题文艺作品巡礼

时代呐喊 民族记忆——“七七事变”主题文艺作品巡礼
2019-07-05 17:07:00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7月5日电 题:时代呐喊 民族记忆——“七七事变”主题文艺作品巡礼

白瀛、周玮、谢滨同

民族歌剧《青山烽火》7月6日、7日将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该剧以“七七事变”后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为叙事线索,讲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八路军团结内蒙古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奋勇抗战的故事。

82年前的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此后,文艺界涌现出一大批反映卢沟桥抗战的作品,至今仍散发着无限的精神魅力。

  烽烟岁月:卢沟桥抗战的纪实与抒情

2018年8月21日,《方大曾:消失与重现》《方大曾:遗落与重拾》读者见面会亮相上海书展,吸引了众多读者。

抗日战争爆发后,这两本书的主人公、记者方大曾突破阻碍,深入前线,拍摄大量战争照片,被誉为“卢沟桥事变现场报道第一人”。方大曾撰写的长篇通讯《卢沟桥抗战记》曾被中外媒体广泛采用,成为世界详细了解中国抗战发端的第一手信息。他在文章中预言:“伟大的卢沟桥也许将成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发祥地了!”

回望那段烽烟岁月,多少人亲历着时代,也记录着时代。

王冷斋,时任河北宛平县县长,在“七七事变”期间创作了诗文《卢沟桥纪事五十首》等,从日军的挑衅、侵略,到谈判、激战,几乎记录了事变全过程。

在谈判时,日军绑架了王冷斋,要挟中方开城。王冷斋在诗中冷静地写道:“挟持左右尽弓刀,谁识书生胆气豪!谈笑头颅拼一掷,余生早已付鸿毛。”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七七事变”爆发后,为宣传抗日,文学理论家胡风创办了《七月》《希望》等文艺期刊,并集结了一大批爱好文学的热血青年,史称“七月诗派”。这些诗人对民族的现实与未来有着深切的关怀,很快就成为当时左翼诗坛生力军。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