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6月21日电 题:在阳光下活出精彩人生——走进27名听障大学生的毕业季
新华社记者韩宇、杨思琪
“上了大学,我可以用专业所学做一些有创造性的工作,生活也更快乐。”22岁的听障大学生李闻宇打着熟练的手语“说”,毕业后他将到北京一家广告公司做平面设计师。
这个毕业季,黑龙江省绥化学院迎来首批27名听障本科毕业生,这也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招收听障本科生的高校。经过四年学习,这些特殊学生不仅获得知识和技能,也变得更加乐观、自信,成为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见证者和受益者。
看得见的改变
由于用药不当,李闻宇从小失聪。4年前,李闻宇从内蒙古自治区来到绥化学院学习。生活中,像他一样有学习基础和入学愿望的听障生不在少数。但我国招收听障大学生的高校数量不多,上大学对他们来说并非易事。
自2015年起,绥化学院创办听障生本科高等教育,实行单独考试、单独录取、免收学费政策,面向全国招生,吸引广泛关注。如今,来自20多个省区市的235名听障本科生,在这里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设计、电子商务三个专业。
绥化学院院长张凤武介绍,为更好满足听障生学习需求,学院立足听障生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创新构建更具针对性的教学体系,引入剪纸、绘画、舞蹈等特色课程,培养一技之长,让这些孩子放松身心。
午后阳光和煦,听障生创新创业工作室里,来自贵州的徐崇瑞手持铅笔,在一个崭新的葫芦上勾勒年画,笔法细腻,有条不紊。身后的书架上整齐摆放着他们制作的葫芦烙画、手工皮包、粮食镶嵌画等作品。
“虽然学起来比较慢,但他们做事专注,不受外界干扰,做出来的作品很精美。”绥化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师刘芳芳说,这些作品通过实体店、网店销往全国各地,售价在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有些还在展销会、创新创业大赛中频频获奖。“孩子们受到鼓励,变得更加开朗和自信。”
手语成为学校的“第二外语”
回忆起办学之初的经历,绥化学院听障班班主任李泽卉满是感慨。
“语言不通曾是最大的难关。”为了让老师和孩子顺利沟通,绥化学院派出近30名教师到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等高校进修手语和相关课程,并成立特殊教育教学研讨小组。
作为第一批外出学习的教师,李泽卉说,那段时间加班加点熟记手语词汇,点灯夜战是常态,同事间说话都坚持“手语先行”,因为打错手语还闹出了不少笑话……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走进听障孩子的课堂,每一位老师都用“流利”的手语与学生交流。老师用手语问,学生用手语答,手语已经成为学校的“第二外语”。
为陶冶学生情趣,绥化学院组建了听障生艺术团,学校两名“80后”舞蹈教师为68个孩子教授舞蹈。指导教师李清洁说,他们听不到音乐、找不到节拍,老师的手势就是口令。很多学生没有舞蹈基础,动作做不到位,有时一个动作要练习数十遍,甚至上百遍,一晚上练习下来,膝盖都摔青了。
从第一次上课时的“一盘散沙”,到排练出动作整齐的舞蹈,艺术团犹如经历一场蜕变。他们曾在黑龙江省残疾人艺术汇演中斩获一等奖,受邀登上哈尔滨之夏音乐节的舞台。“慢慢投入其中,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舞蹈,也明白了什么是团结和坚持。”来自安徽的听障大学生刘梅“说”,以后自己也想成为老师,用舞蹈给更多听障孩子送去希望。
为每个无声的梦想护航
在一间自行搭建的“摄影棚”,听障学生李志浩和几位同伴创办的“阳光科技残疾大学生服务中心”即将迎来“两周岁生日”。他们从事证件照拍摄、打印、装订以及一些平面设计工作,不仅手艺精良,态度也很好,受到学校师生好评。
作为服务中心的指导教师,绥化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尚晓丽说,这些孩子从这间工作室开始,学着如何推销产品、如何与人打交道,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锻炼本领,逐渐走向社会、融入社会。
随着特殊教育投入不断加大,绥化学院盖起了新教学楼,教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绥化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师杨阳说,一些课程所需教具和耗材数量多、成本高,比如一台烙画机就要三四百元,大部分听障生家庭条件比较困难,便都由学校免费提供使用。
为减少听障生学习障碍,绥化学院还建立了特殊教育基础实验室、教育康复中心、听障生志愿服务队等,提供多样化信息与交流平台,充分挖掘其学习潜能。绥化学院大三学生刘濡入学便成为听障生志愿者,一直为艺术团担任手语翻译。她说:“全校已形成良好的助残氛围,为听障同学提供帮助,是件有意义、值得骄傲的事。”
“孩子们受到良好的教育,对就业有更高的期待。”绥化学院党委书记冉庆国说,未来学院将进一步寻找适合听障生就业的企事业单位,通过校企合作,探索订单式培养模式,建立实习就业一体化基地,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工作岗位,邂逅更加精彩的人生。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 题:传递温暖和友爱 为了更好的明天——写在第29次全国助残日 新华社记者邰思聪、赵丹丹、刘潇 每个听障儿童都是无声的天使,每个残疾家庭都应拥有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