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科学”号6月16日电 综述:250多种样品采集 “科学”号西太海山科考成果丰硕
新华社记者张旭东
中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已完成西太平洋卡罗琳洋脊上的海山科考任务,正在返航途中。本航次,科考队员对海山进行了19次精细调查,采集到了250多种深海生物样品,几乎是过去“科学”号两个海山航次才能采集到的物种总数。
罕见深海海兔
一个海绵犹如贵妇的帽子,镶着金色“丝边”,一只俏皮的红虾在其顶上舞动婀娜的身姿;一只深褐色的鱼,颜值严重“不在线”,嘴犹如被缝过一般,像恐怖的海盗;粉色的海葵触须在海流作用下似“迎风招展”,像一位窈窕淑女……
跟随“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的镜头探索未知海山,就像搭乘一辆海底观光车。每天的下潜,都让科学家充满了期待。
突然,两只头部粉红色、身体发白的蜗牛状软体动物出现在“发现”号实时传回的高清视频中。随船科学家非常兴奋,判断这是非常少见的海蛞蝓(俗称“海兔”),特别是在深海更为罕见。
航次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徐奎栋介绍,俗称海兔的海蛞蝓并不是兔,是螺类的一种,因其头上有两对触角突出如兔耳,因而俗称海兔。海蛞蝓并非是单一物种的称谓,而是一大类形态特化的软体动物统称。就像蜗牛一样,它们的祖先身上也背着一个大壳,但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脱掉了壳。
目前,全球共发现了3000多种海蛞蝓,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海。根据现有文献资料,东北太平洋深水(水深大于200米)共发现了8种海蛞蝓,而西太平洋深水在此之前还未查到有记载。
除了海兔,本航次“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共下潜了19次,初步统计科考队员获得了250多种生物样品,这是过去几乎两个航次才能获得的样品,包括未知的马蹄螺、身体半透明的深海扇贝、身体透明的海鞘、披着“金甲”的多毛类等罕见深海生物。
央广网青岛5月18日消息(记者王伟)“科学”号科考船18日驶离青岛母港,赴西太平洋执行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西太平洋典型海山生态系统科学调查”航次任务
2019年公众科学日系列报道之一: 5月18日-19日,中科院第十五届公众科学日如约而至,一大批中科院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园、天文台站、博物馆、野外台站、大科学装置等向社会公众开放
华人获世界科学奖 华人获世界科学奖。6月14日,2019年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揭晓,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国科大纳米学院院长、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终身讲席教授王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