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生说,经过70年的探索和完善,我国防沙治沙已经形成了以《防沙治沙法》等为支撑的防沙治沙法律体系、政策体系、规划体系、考核体系以及工程建设体系、科研与技术推广体系、监测预警体系、履约与国际合作体系,在防治思路、政策机制、技术模式、组织发动、监督管理等方面走出了一条能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荒漠化防治之路,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示范作用。
产业治沙,走生态改善与民生改善相结合之路
实行生态改善与民生改善相结合,是适合我国国情和沙区实际的重要经验之一。
刘东生表示,70年间,荒漠化防治始终同发展沙区特色经济、促进农民脱贫增收有机结合。在沙区培育各种沙生植物资源基地,初步形成了以木材、饲料、中药材、经济林果、沙漠旅游为重点的沙区特色产业。沙区特色产业发展又有效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沙区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统计,沙区已营造经济林果540万公顷,年产干鲜果品5360万吨。同时,通过扩大生态护林员人数、让贫困户参与工程建设,实现造林种草劳务扶贫,有效增加收入,帮助贫困人口实现沙地就业、家门口脱贫。
全社会共同参与,深入推进荒漠化治理
“我国取得的治沙成绩,离不开一种精神,一种顽强坚韧、欲与沙漠和谐相处的精神。”刘东生说,在漫长的荒漠化防治实践中,一代代治沙人艰苦奋斗,矢志不渝,众志成城。不仅相继涌现出了王有德、八步沙六老汉等一大批模范人物,陆续打造出塞罕坝等一批治沙样板,也有无数林业科研团队为科学治沙、科技兴林提供智库支撑和不竭创新动力,越来越多的治沙企业勇立潮头、锐意变革。
央广网贵阳2月26日消息(记者孟海)2月26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第二次主席团会议开幕式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
冬天的塞外高原,寒气逼人。临近山西右玉县城,却有另一番景象:蓝天白云下,县城南端的南山森林公园内,数十万亩松柏林铺开,绿色一望无际。站在园内制高点“丰碑”雕塑前放眼望去,县城和周边的村庄掩映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