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已经跻身世界前列,1994年我国开始规划北斗蓝图的时候,这个领域还是一片空白,绝大多数人甚至对导航卫星一无所知。
这个用药盒、牙签和纸板制作的简易模型,寄托了北斗人对中国导航卫星最初的梦想。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 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这有我们画的什么4A、4B,这些是来表征在天上卫星如果出现什么情况以后,我们整个卫星的姿态会有什么这个变化,这些的变化会不会对我有效载荷的天线啊,造成什么位置上的偏差。
虽然起步晚,底子薄,北斗人还是给自己定下了“三步走”的目标。那就是“2000年,北斗一号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北斗二号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北斗三号向全球提供服务。”
从无到有,困难重重,要想造出自己的卫星,就得突破核心技术。
上图这个方方正正的匣子叫铷原子钟,是导航卫星的核心部件,它决定着卫星导航的灵敏度。当时只有少数国家能够制造,一旦国外停止供货,北斗卫星的研制将彻底停摆。
新华社突尼斯4月3日电 专访:北斗系统在中阿合作中大显身手——访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 新华社记者黄灵 施洋 第二届中阿北斗合作论坛于4月1日至2日在突尼斯举行
新华社天津12月12日电(记者周润健)记者12日从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获悉,自2015年起,历经4年,总投资2596万元,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初步建成了覆盖我国北方海区沿海水域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
央广网北京5月26日消息(记者张闻)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随着我国北斗系统的不断完善,以自主芯片为代表的北斗产业化应用核心技术能力也在逐步提升,已达到国际一流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