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拉派出所民警看望贫困户农布 光明网记者张瑜摄
为边民服务,做扎根雪域的格桑花
在羊拉派出所,不仅民警之间像家人,民警和少数民族群众也像是家人一样。
乡里的群众很多都不习惯拨打110,因为他们都能熟练记住民警们的电话号码,家里有人病了需要就医,牦牛丢了,没有劳动力收割青稞,被狗咬了等等都会直接拨打民警们的电话求助。
每年的虫草采挖季节,为及时化解边界的矛盾纠纷隐患,派出所民警都要分批派驻在海拔4700米左右的雪山上,平均每人要在营地驻扎约60天。在这高海拔的地方行走,相当于在平原负重25公斤,但民警们不仅要克服高原缺氧的身体极限挑战,还要每天来回近20公里到山脊线巡逻。
甲功村贫困户农布2006年意外受伤,导致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当地政府和民警的帮助下,农布现在已经做了手术,术后恢复不错。虽然不能干重体力活,但却可以靠木匠手艺贴补家用了。多年来,羊拉民警都很关心农布家的情况,常常到访他家,给他带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特别是农忙时帮他家做一些农活,还常常自愿凑出一些资金帮助他看病,在农布需要出行时,只要一个电话,派出所民警就会立即派车过来。
正是这些点滴的小事让派出所民警与群众们的心越来越近,警民情谊越来越深。这种情谊始于20世纪60年代,从一人一马而来的“马背上的派出所”开始,始终不变的是不忘初心、执着坚守、服务人民的“羊拉精神”。
“究竟是怎样一群人驻守在这里?”他们是驻守云端的雄鹰,是扎根雪域的格桑花……
新华社呼和浩特2月13日电题:边疆咸水变甘露 牧民喝出幸福感 新华社记者李云平、于嘉 新春时节,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牧民阿日文斤招待客人的物品不仅仅有奶制品、手把肉,还有一杯杯白开水
“人在天上走,鹰在脚下飞”,在云南省德钦县羊拉乡,有一个“马背上的派出所”,民警最长一次出警需要整整2天。羊拉乡,这里是“艰苦”的代名词,也是云南最后一个通公路、通柏油路的地方
中国西藏网讯 在旅游旺季巴金每天都会将自家的新鲜牦牛奶运到县城去卖。“每天可以挣到将近200元,一月下来也能挣个5000元。”问起巴金的收入她笑呵呵地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