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昌5月29日电题:“亿元投资”带来农业新气象
新华社记者刘菁、秦宏、高皓亮
记者近期在江西采访发现,一些乡村出现社会资本亿元规模投资农业、全产业链投入农业的现象,令人眼前一亮。
社会资本下乡 亿元投资带来农业新气象
今年三月份起,十多个温室培育果蔬大棚等大型现代化农业设施大棚,出现在江西广昌县旴江镇小港村,这是广昌现代农业示范园一期项目中的核心农业设施。
“福建正茸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来这里投资,计划投资约8亿元。”广昌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高志斌说,这个园区将以“莲-菌”培育、栽培和深加工为核心,并集科技农业、智慧农业、意趣农旅等于一体。
记者采访发现,在江西抚州、赣州等一些地区,越来越多的大型央企和民企带着大规模资金、科研人员和科研平台以及崭新的生产经营理念,下沉到乡村和农业领域,打造现代化的农业示范基地。
在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红星垦殖场内,由央企中铁中基供应链集团公司投资兴建的万亩猕猴桃基地,目前已具雏形。这个基地自去年以来已完成投入1.6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3000亩,引入中科院旗下的猕猴桃组培与快繁工厂入驻基地,并建起了全程可追溯体系。
“我们计划用5年时间,打造集现代农业标准示范基地、农产品专利品种种植、世界农业文明展示、都市农业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特色小镇,计划总投资35亿元。”抚州中铁中基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钱平说,未来基地还将建设冷链物流中心、农产品大数据交易中心、农业金融创新中心等。
东乡区现代农业示范园负责人江义明说,以往现代化的农业科研平台和智能化的农业生产设备等,在乡村难得一见。随着大型社会资本进入,人才和产业的汇聚,这些在农村越来越常见了。
产业资源下沉 全产业链开启农业转型加速度
“产销研”一体化的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随社会资本下沉农村,对江西区域性农业生产质效提升的效果,已部分显现出来。
“一般的橙一斤2元多,农夫山泉的橙却可以卖出更好的价钱。随着20多个新品种的研发,果农还可选择种植专供加工橙汁的品种。”江西赣州市信丰县果茶局局长王富森说,随着农夫山泉集团的进入,当地脐橙产业升级问题将得到解决。
信丰县是赣南脐橙发源地,脐橙是当地农业支柱产业。2016年,农夫山泉集团将信丰确定为高端果汁加工基地,建设了信丰工厂。2017年底,他们又投资约6.6亿元,集成脐橙文旅、科研科普、示范种植等要素,在当地打造储藏、加工、销售全链条的脐橙产业园。
信丰县曾遭遇过脐橙滞销困局,2005年脐橙产业又爆发了黄龙病,果农一度对种脐橙失去信心。农夫山泉的进入提振了果农信心,当地脐橙种植面积止跌回升。信丰县正计划借助农夫山泉的脐橙品牌和全产业链生产能力,整合农户、土地等生产资源,进一步促进脐橙产业转型。
而在广昌县,随着现代农业示范园内企业入驻,当地传统特色产业菌菇的品种由2个增加到9个,建成江西最大的菌菇生产基地。通过科技手段,部分对生产条件和技术要求严苛的稀有品种,在广昌实现了由季节化生产向全天候生产的转变,由普通生产向有机生产和深加工发展。
“农业全产业链的打造,给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入了动力。”抚州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徐文勤说。
产村全面融合 务工和资产性收入带富农民
南城县是江西较有名的蔬菜种植县。近年来,来自山东寿光的一家公司在当地的建昌镇姚家巷村,投资建设了4000多亩果蔬种植基地和生态农旅产业园,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目前,当地村民除了土地流转租金,有人每年仅务工收入就可达3万元左右。
随着蔬菜基地的建设以及农旅结合发展,姚家巷村荣家贝村民小组300多名外出务工村民中,去年有四五十人返乡就业创业。“现在留在村里也都有活干。”村民吴五仂说。
过去,“农民”既是户籍身份又是职业身份,后来出现的“农民工”是按人口来源界定的从事二产的人员。随着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农业规模化经营催生了一批既能获得工资收入,又能获得土地流转、入股分红收入的“农业产业工人”。
中铁中基东乡基地采取“全产业链分利”模式,基地周边的5个村正整村组建合作社参与基地运作,2000多户流转土地的农户可以享受10%的分红。
4月18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同联合国经社事务部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共同举办了“菌草技术:‘一带一路’倡议促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质性贡献”高级别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