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社区火龙果迎来丰收(张天骄 摄)
央广网厦门5月28日消息(记者郭婕妤 通讯员冷双石 李睿)盛夏将至,在厦门市翔安区大宅村的火龙果种植基地里,台湾品种火龙果和红心芭乐硕果累累,等待成熟上市。台商宋志平告诉记者,园里的火龙果和桑葚现在进入了量产阶段,今年以来,营业收入增加,他正计划把业务范围从水果生产拓展到农业观光休闲,着手转型提升。
记者获悉,2018年,国台办出台了《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即“惠台31条”),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居民同等待遇,随后厦门市积极跟进,制定了“惠台60条”,为促进台企在厦发展推出了60条具体举措,充分展现“两岸一家亲”,据统计,目前已有数千家台资企业在厦门落地生根。作为厦门“菜篮子”基地的大宅村,得益于沙壤土土质,非常适合亚热带水果和蔬菜生长,这里集中了近千户农业企业,蔬果远销各地,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前来投资创业。
宋志平是一名台湾企业家,几年前创办了厦门荣果子农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水果种植,在大宅村种植了2万多棵台湾品种火龙果和数千棵红心芭乐。“台资企业同等适用惠农政策,‘惠台31条’让台商备受鼓舞。公司经营四年多了,利润逐年上涨,税负却在逐年下降。”宋志平还告诉记者,各项优惠政策叠加之下,几乎都不怎么缴税了。农产品生产周期长、季节性强,对资金周转要求高,除了前期苗圃投入比较大,这几年基本没有感受到税收带来的负担,反而从税务局得到了不少支持。
昨天,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主持召开优化建筑许可营商环境香港经验交流会,邀请香港建筑工程领域资深专业人士介绍经验,并与市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交流,分享好的做法和体会
央广网天津4月4日消息(记者刘阳)“有事就找我张恩庆。”在4月2日召开的“京津合作企业恳谈会”上,天津市合作交流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张庆恩对在场百余名企业家直接喊话。这对于在场的企业家代表已经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