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5月24日电 题:云南省陆良县:农民给供销社打“白条”
新华社记者吉哲鹏、杨静
给农民“打白条”让人深恶痛绝,但在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一种农民打给供销社的“白条”已经持续了25年——60多万张化肥赊销单不仅解了群众的燃眉之急,更见证了乡村发展的诚信之路。
一直以来,资金都是农业发展的短板。陆良县龙海乡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贫困程度深且交通不便。以往每年的春耕时节,一些农户手头没现钱去买化肥,但又不能错过节令,很是让人发愁。
1987年,19岁的李吉洪到龙海乡供销社工作,就遇上了这个难题。“农民想买化肥却没钱,同时供销社积压着库存。我们就想了个法子,先把农资赊给农户,等他们秋天卖了烤烟再销账。”他说。
这种“土办法”推出后就受到农户欢迎。1994年,“打白条”的做法在全县推广。陆良县供销社主任袁绍坤介绍,起初由于考虑不全面,有少数农户不按时还款。为此,2004年县供销社给农户评定了三个信用等级,最高可赊购1万元,信用等级低的赊购额度就低,这对不按时还款的农户有了“威慑”。
今年4月中旬,在龙海乡核桃村供销服务点门口,记者见到了赶着牛车的村民王学勇。“今年手里还有点钱,只赊点过磷酸钙就行,把烤烟种上。”王学勇停好牛车的工夫,供销服务员在一张化肥赊销单写上数量、品类、价格,王学勇签字、按手印,这张“白条”就算打好了。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每年秋天卖了烤烟,王学勇就到供销点如数还款。“谁要是不销账,不仅在村里都抬不起头,来年也难赊到化肥了。”王学勇说。
龙海乡供销社是陆良县“打白条”最多的基层社,今年全乡供销网点销售的农资有60%以上是赊购。现已是乡供销社主任的李吉洪说,全乡200多户贫困户都打过“白条”,每年赊购金额在400万元左右,秋收后大家陆续把欠款还上。最近4年,全乡仅有2万元逾期,都是农户家中突发意外造成的。
新华社武汉4月11日电 有了“电保姆” 春耕有保障 新华社记者侯文坤 又是一年春好时。4月清晨的湖北孝感市孝南区朋兴乡和平村,三三两两的村民早已下到田里忙着育苗等农活。务农,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
新华社兰州4月6日电(记者王朋)“以前产量低了就多上化肥,不仅土壤肥力没有提高,芹菜还易得叶斑病。现在有了‘土壤医生’,‘把脉’土壤、精准配肥,芹菜卖相好,菜老板也挑不出毛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