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 题:看科研“国家队”亮十八般武艺——走进中科院公众开放日
新华社记者岳冉冉 董瑞丰 董雪
沙子如何变身芯片?如何实现从“风云不测”到“风云可测”?在2019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公众在中国科学院多个科研院所享用到了一道道精美的科普大餐。
5月19日至26日是2019全国科技活动周。今年活动周的主题是“科技强国 科普惠民”。活动周期间,被誉为科研“国家队”的中国科学院一大批科研院所免费向公众开放。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表示,要想使科技创新能够真正的取得成功,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和支持至关重要。
计算技术研究所把坐落在北京中关村的科研大楼变成了“神计妙算游乐场”,公众手持一本科学“护照”就可玩遍整栋科研大楼。沙子如何变身芯片?智能计算机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带领大家了解了从沙子到芯片的制作流程、看到了芯片内部复杂的电路结构。
如何实现从“风云不测”到“风云可测”?大气物理研究所通过天气图制作、龙卷风制造机、云室实验、VR虚拟现实设备,让公众了解了天气预报的流程。
自动化研究所主打人工智能和脑科学两个前沿领域,向公众展示了类脑智能、智能博弈、视听觉认知等智能技术领域的成果。
物理研究所上演了大型实验秀《元素奇迹》。在茶水中倒入氯化铁溶液,茶水颜色变得和墨水一样深;当高锰酸钾和甘油混合后产生的漂亮火焰,引得现场掌声一片。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现代科技馆开放了能源世界、光学世界、材料世界、月球探秘等多个展厅。“去年听说‘人造太阳’取得重大科学突破,中心电子温度达到了1亿摄氏度,心里很好奇什么样的容器能装下这么超高的温度,所以就带儿子来看看。”在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模型前,一位观众笑称自己全家都是“科迷”。
在固体物理研究所,来访的公众个个摩拳擦掌,原来科研人员给大家带来了温差发电装置。当温热的手掌接触热电材料产生温差时,连接的小灯泡就会闪烁亮光。温差越大,灯泡就越亮。
在医学物理与技术中心,公众们在显微镜下看到了真实的肿瘤组织切片,了解了真实肿瘤细胞的产生与发展。
在昆明植物研究所,以“植物的光影世界”为主题的活动正在展开。“花儿为什么有各种颜色?蘑菇为什么有毒?为什么树上树下都长有苔藓?”四场充满趣味的科学报告,吸引了孩子们专注地倾听。在昆明植物园奇异植物馆,公众好奇地观察着猪笼草、捕蝇草、瓶儿草……原来,这些植物不“吃素”,专吃各种小昆虫。
“让高端科技走近生活,在青少年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这也许正是中科院公众开放日最大的价值所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党委书记杨永平说。
2019年公众科学日系列报道之一: 5月18日-19日,中科院第十五届公众科学日如约而至,一大批中科院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园、天文台站、博物馆、野外台站、大科学装置等向社会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