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华告诉记者,对于盲人来说,失去视觉的生活并非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单调。“我们除了视觉之外其他感知能力会变强,对声音、触感、湿度、温度都会有比普通人更加灵敏的体验。我们能够使用手机,乘车出行,也能感知四季,逛博物馆。”王志华说,“所以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次体验让普通人了解我们盲人的体验。”
本次展览的策划人李则思介绍,今年开展的“看不见的博物馆”主题活动,思考如何让盲人从被“帮扶对象”成为博物馆中的“主角”。
“去年我们希望能够帮助盲人走进博物馆,偏重的角度是如何用形象化、比喻化的讲解词,让盲人朋友能够感受到展品的形状和尺寸等具象。今年我们‘反向而行’,‘邀请’参观者从盲人朋友的角度去体验博物馆,给视力正常参观者一次特殊角度的体验。”李则思进一步解释,以往我们已经习惯以单一的视觉感官去接收生活中的信息,在逛博物馆的时候也是如此。今年的这项体验有助于普通观众跳出主观认知,跳出眼见为实的刻板印象,调动所有感官感受博物馆多维度的魅力。
参观者除了触摸展品之外,还得以在参观过程中聆听来自正阳门博物馆的雨燕鸣叫、来自大钟寺古钟博物馆的永乐钟声、来自西山大觉寺博物馆的诵经声和智化寺的京音乐。
“仅凭在黑暗中的触摸,难以拼凑出一件展品的形象。想象和真实的巨大差距,给我强烈的触动。最开始‘失去’视觉,有一种对未知的恐惧感,后来其他的感官感受开始变得敏感。我听到了钟声、鸟叫、水流、诵经、音乐……对文博之美的认知变得更全面了。”一位观众这样表达体验感受。
“通过‘沉浸式’非视觉体验,可以使参观者对展品在触摸和聆听的同时,启发和鼓励人们从多个维度理解博物馆传递出的精神和文化,也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我们的生活。”李则思说,“只有让更多人‘看’到盲人的世界,才能设身处地为这个群体设计服务。我们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盲人朋友们走进博物馆,像普通人一样接近文物,更好地了解我们的精神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