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动力人群”推动数字文化产业新发展
——来自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文化分论坛的声音
光明日报记者 张玉玲 邱玥 高建进
从动漫游戏到网络文学,从网络音乐到网络电影,如今,越来越多的数字文化产品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而随着文化生产方式的改变,我们该如何加快传统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5月7日上午,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光明日报社、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数字文化分论坛,邀请产业界、学界人士会聚一堂,共同为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与会者认为,掌握新技术、创造新业态的新兴科技知识分子,被称为推动改革发展的“新动力人群”。他们是新时代数字文化的创造者,文化改革发展的推动者,他们正以全新理念积极拥抱数字文化和数字经济。
展厅内,数字前沿科技吸引参观者驻足观看。光明日报记者 邱玥摄/光明图片
“新动力人群”是数字文化的创造者
论坛现场,海风教育创始人兼CEO郑文丞的经历令人赞叹。凭借过硬的数字技术和独特的战略眼光,不到30岁的郑文丞,如今已是一家万人规模企业的掌舵人,诠释着“新动力人群”中蕴含的巨大创造力。在他的带领下,技术团队利用3年时间,自主研发了一套智能学习系统,通过将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创新应用到在线教学过程中,满足学生与老师上课时的多种场景需求。
这是数字创新的魔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新生代知识分子,改变了传统的文化生产方式,“平台+创业者”的创作生态,激发了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成为新的文化基础设施,将服务1000万创业者;今日头条的算法推荐开辟了新的内容聚合与分发平台;抖音的视频技术,让普通人也能分享自己的视频;直播平台更扩大了受众的参与度,人人都能成为手持话筒的主播……
孟夏时节,夜空浩瀚。5月15日晚,亚洲文化嘉年华在国家体育场举行。姹紫嫣红的亚洲文化之花在“鸟巢”尽情绽放。 1.5万平方米的大舞台上,一面面巨幅曲面屏宛如海上丝绸之路上劈波斩浪的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