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声声“惊雷”不断炸响。昔日的原子弹、氢弹等自不待言,时至今日,某研究所的康彬研究员带领团队解决多项难题,打破国外大尺寸中红外晶体制备技术垄断;某研究所某研究室主任孙光爱研究员负责的中子散射科研平台成为我国首个正式运行的综合性中子科学平台,入选“2013-2015年度中国十大核科技进展”;某研究所张庆华研究员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多种新型高能量密度炸药……
某研究所的何雨副研究员直言:“如果你要享受生活,讲究财富的积累,那么这里不适合你,但如果你想搞科研,想给国家做点事,那这里是你的不二之选,个人与国家,彼此需要,互相温暖。”
在目前中物院的所在地,有一个“春雷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名为“春雷”的雕塑,是一个抽象化了的我国首颗原子弹爆炸的场景。正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铸起了中华民族的钢铁脊梁。
“核武器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想办法把物质最深层次的能量释放出来,在中物院的工作也一样,每个小的个体都要做到极致,才能最终达到最大的效果。”一位科研人员说。
个人与国家,武器与和平,微小与巨大……一对对看似南辕北辙的概念,在这里交织汇聚,一代代中物院人前赴后继,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
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记者史竞男)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在线学习平台日前在中国知网正式上线发布。 近年来,学术造假、撤稿事件时有发生,学术不端问题受到社会普遍关注
新华社上海4月21日电(记者 许晓青 陈爱平)“早几年到大陆好多次,当时只是看风景,现在会考虑要来这边‘闯’科研!”来自台湾高雄的“80后”工科博士小林,在东华大学的摊位前排队,准备投下自己的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