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4月21日电 题:安宁河谷大石墓,为何消失又留下哪些印记
新华社记者惠小勇、黄毅、黄卧云
横断山脉中段东缘安宁河谷,200多座巨石砌成的大石墓静卧河畔台地之上,这一独特墓葬形式,为何在东汉以后神秘消失?又留给后人哪些历史印记?
记者近日来到四川凉山州德昌县王所镇王所村,在安宁河支流茨达河畔的一处二级台地上,看到两座保存完好的大石墓。墓葬呈长方形,宽1米多、长近10米,墓壁用较为扁平的巨石立砌,墓壁之上,几块重达数吨乃至10多吨的巨石排列盖顶。
凉山州博物馆馆长唐亮告诉记者,通过考古发掘和文献资料相印证,大石墓是邛人的文化遗存。战国至东汉时期,邛人是安宁河流域的主要居民。目前,保存完好的大石墓有240余座,主要分布于安宁河及其支流两岸的台地和山坡地上,其中以凉山州西昌市、喜德县和德昌县境内最为集中。
考古发掘发现,大石墓是邛人的家族公共墓地。邛人不分男女老幼、富贵贫贱,死亡后均埋葬于家族建造的同一个大石墓中。考古发掘的大石墓中,每墓入葬不同时期去世的10余人至100余人的骨头不等。
多年的考古发掘及研究结果显示,单耳罐、双耳罐、无耳罐等是大石墓出土的典型器物。在耳上附加横向泥条、“S”形纹的风格为本地区独有,大量出现的叶脉纹、附加泥条纹等纹饰均独具本地特色。
专家表示,我国商周至东汉时期,石结构墓葬曾盛极一时,但大石墓所具有的墓葬规模大、建造墓室石块巨大、集中分布在安宁河流域、器物风格独特等特点,使其区别于我国其他地区发现的石结构墓,如西南地区的石棺葬、东北地区的大石棚墓,具有文化面貌的特殊性。
大石墓文化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大石墓出土的带耳器尽管有自己的特点,但总体面貌明显受到甘青地区齐家文化、寺洼文化等影响,铜刀、铜铃以及铜扣饰、玛瑙珠等装饰品则可追溯到北方草原文化。大石墓文化与川西青铜文化、滇西北及滇文化之间也有明显联系。
大石墓所在的安宁河流域西北接大渡河、青衣江流域,南临青铜文化发达的滇西地区。专家研究认为,从远古开始,这一地区便是横断山脉民族走廊的关键地段。在这一走廊中,西北、西南众多民族的先民们频繁南北迁徙,民族之间文化相互碰撞、交流、融合,大石墓文化面貌的多样性充分印证了民族走廊的这一特征。
作为黄河上游甘青地区氐羌人的一支,至迟在西周早期,邛人就已迁徙至川西南安宁河流域。安宁河谷具有优良的农业生产条件,战国至西汉时期,邛人势力达到鼎盛。
考古发掘尚未发现邛人的聚落遗址,也未发现其文字。建造大石墓所用的石块,许多重达数吨乃至10多吨,均为天然巨石,且取自数公里外的山上,在没有任何现代机械助力的情况下,邛人是如何将巨石搬运下山,再搬运到河谷台地上建造大石墓?这令人难解。
唐亮告诉记者,凉山州博物馆曾进行试验,由20个青壮劳力用滚木、草绳的原始方法搬运一块近5吨重的巨石,费时3个小时仅仅把巨石挪动了20厘米。邛人费时耗力建造的大石墓群,印证了当时这一部族人口众多、物力较为厚实。
考古发掘还表明,大石墓建造年代早至春秋中晚期,晚至东汉初。作为邛人最有代表性的遗迹,大石墓为何东汉以后消失不见?目前对此有“洪水说”和“战争说”等说法,还有人推测,建造大石墓过于费时耗力,邛人主动放弃了这种葬俗。
学界通过多年的考古发掘和历史文献研究,发现了邛人及大石墓消失的“蛛丝马迹”。建造年代为西汉晚期至东汉初的大石墓中,出土了“五铢”和“大泉五十”等钱币,表明居住于南方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安宁河流域的邛人,此时已经与汉地通商。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副馆长邓海春解释说,从历史人类学角度看,大石墓这种文化的消失实际上是其部族被纳入国家化的一个过程。自汉武帝经略西南后,中原王朝逐步采取修通驿道、赠送财物、设郡县、徙民、人口编户、土地丈量等措施加强国家化管理,西南当地原有的文化由此被强势影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慢慢地随着外地移民进来,或者邛人本身又在迁徙交流,间或通过战争融合分散,大石墓这种葬俗戛然而止了。
另据《华阳国志·蜀志》载,由邛人组成的“七部营军”联合叟人替蜀汉守郡城,但“不足固守”。这不仅表明蜀汉时期邛人尚存,但势力已经衰落;还表明此时的邛人已经接受代表中原文化的蜀汉政权的统治。种种迹象表明,邛人和大石墓消失于民族融合的历史烟云中,留待后人追忆。
祭拜先人墓碑垮塌 村民姚绍全带着妻子、女婿、孙子一行四人来到才去世不久的老丈人坟前祭拜。才立了十多天的石墓碑连同柱子、坟头一起从正前方垮了下来,总重量有近千斤。
祭拜先人墓碑垮塌 村民姚绍全带着妻子、女婿、孙子一行四人来到才去世不久的老丈人坟前祭拜。才立了十多天的石墓碑连同柱子、坟头一起从正前方垮了下来,总重量有近千斤。
新华社石家庄4月21日电(记者高博、杨帆)记者从河北省唐山市发改委了解到,这个市日前启动了主城区周边13家钢铁企业优化整合、退城搬迁工作,涉及钢铁产能513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