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记者蹲点手记:感受“戈壁明珠”崭新容颜

2019-04-17 17:35:00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乌鲁木齐4月17日电 题:记者蹲点手记:感受“戈壁明珠”崭新容颜

新华社记者高晗 潘莹

“我到过许多地方,数这个城市最年轻,它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著名诗人艾青曾这样赞美“戈壁明珠”新疆石河子

这个春天,记者来到军垦新城石河子市蹲点采访,亲身体会她的变化,感受她的崭新容颜。

城市绿化面积2580公顷,公园绿地面积341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8个主题公园分布石河子各处,“公园城市”格局初步形成。

每天,92岁的老人何善德都坐着免费公交车来到休憩广场。他17岁就来到新疆,后来成为第一代拖拉机手。这位老军垦身体硬朗、时尚乐观,透明的智能手机壳后夹着一张穿军服、戴军功章的照片,那是他一生的骄傲。

休憩广场绿树成荫,花香四溢。跳舞的、下象棋的、唱戏曲的、放风筝的、休憩养神的……偌大的广场,丰富多彩、动静相宜。

广场的许多老人,都是行走的“故事会”,他们充满激情地向记者回忆当年艰苦奋斗、种树屯田的场景。“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老人们对此有着极深的体认。

位于茫茫戈壁滩的石河子,如何染“绿”?“树痴”王课德给出答案。

1961年,王课德从山东青岛来到石河子从事绿化工作。没有土,他和战友们开着解放牌大卡车去远处拉来;地太硬,用铁锹在“石板”上砸出一排排树坑;没有水,开沟、造渠……全年无休。

“给我一片戈壁,还世界一片绿洲。”军垦人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实现了豪言壮志。

时至今日,当地人对树有很深的感情,树与树之间挂条晾衣绳都会遭到居民的批评和反对。

王课德说,自己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种树。他甚至让3个孩子也都从事植树造林工作,“种树是千年大计,要一代代传下去”。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