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初冬,油田一处钻井突发强烈井喷,情况危急!
到了夜里,由于放喷管线被结晶盐堵死,井口压力瞬间上升到200多个大气压,数千米深的盐水泥浆咆哮而出,必须立即处置,才能避免井毁人亡的严重后果。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鏖战。
不顾个人安危,队长带领钻工们跳进齐腰深的泥浆冲向井口,拆换被堵的管线。
眼前的一幕深深震撼着秦文贵。身处抢修队伍中,他忽然感受到一股力量、一种精神,那是一股迎难而上的力量,那是一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归结起来,就是中国石油人的“硬”的特质。
一夜鏖战,油井暂归平静。
但要是彻底解除危险,就必须把重晶石粉混拌在泥浆中提高泥浆密度再泵入井内,这样才能彻底压稳。
没有运输工具,50斤一袋重的重晶石粉需要人力肩扛手提。
石油工人们没有理会:没有人帮忙,我们就自己扛。
重晶石粉沉沉地压在秦文贵和工人们身上,加上高原缺氧,呼吸极为艰难。然而就是如此艰苦,这些石油人夜以继日3个月,硬是扛了1万多吨的重晶石粉,最终保住了油井。
秦文贵(左二)钻研钻采技术。本人供图
一步步、一天天,就像深入地下的钻头,1米、2米……10米、20米……100米、200米……1000米、2000米……石油人的精神深深嵌在了秦文贵的血液里和灵魂里。
即便远赴加拿大学习,他也裹上一包中国石油先辈长眠地的沙土,随身携带,时刻激励着自己不忘初心、踏实前行,用科学研发出新技术新工艺,改变中国石油的传统面貌,日新月异。
新华社兰州1月29日电(记者张玉洁)“寻秦——早期秦文化特展” 29日在甘肃省博物馆开幕,一批20世纪90年代流失海外的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秦早期文物回归故里。 此次展览分回归、兴起、融合3个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