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从花土沟走出来的“石油之子”(2)

2019-04-15 10:37:01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在荒滩上挖出两三米深坑,支上废旧钻杆,上面覆盖草帘子,再蒙上一层沙土,这就是当时职工们的住处。

  严峻的考验首先来自恶劣的自然环境。

  海拔3000米,气压和含氧量都只相当于东部平原的70%。再者,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每天五、六级的风成为常态,也使得气候极为干燥。

  秦文贵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开始流鼻血、嘴唇干裂,这是身体对于高原缺氧和干燥气候的“反射”。

  一个月适应缺氧,一年适应气候,年轻的秦文贵凭借毅力跨过“自然环境关”。

从花土沟走出来的“石油之子”

  秦文贵(左一)工作在油田一线。本人供图

  然而,更严峻的考验还在后面。

  理论要应用于实践。大学四年,秦文贵扎实掌握了石油钻井工程的理论知识。而今,他面对的是一场真正的入门考试——实战。

  从基层钻工干起,从细小的事学起,秦文贵潜身一线,从扫钻台、擦机器、打吊钳、收工具等基本功开始,到打钳子、甩钻杆、扶刹把、下套管等,努力钻研业务,一步步熟悉着最基础的钻井工序。

  这是一场持久战,更是一场攻坚战。

  “钻井队都是露天作业,只要一开钻,就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不能停工,需要24小看守井台坚守岗位,直至钻出石油,再奔赴下一个地方。”秦文贵说。

  “钻头啃岩石。工作的对象是硬的,工作精神也必须是硬的。”秦文贵认为,这是青海油田人的精神,也是中国石油人的精神。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