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榆林市在全国首创飞播技术。飞播并非把种子撒下去就行,地点、时间和种源都有讲究。当时没有定位系统,地面人员拿镜子或红旗站在四角,提示飞播区域。”史社强说,经过反复试验,种源最终确定为花棒等5种易活灌木,600多亩沙地通过飞播技术得到治理。
与飞播同期推进的是,从中国东北地区引进了樟子松,填补毛乌素沙漠缺少常绿树种的空白。“经过十几年的观察,我们逐步掌握了樟子松育苗、造林的成熟技术,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史社强说。
从一棵樟子松也没有,到如今的130多万亩,毛乌素沙漠边上的榆林发生了令人惊讶的变化。 榆林市气象局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8年,沙尘天气呈现明显减少趋势。2000年全市发生沙尘暴40天,2014年以后几乎再也没有发生过。
随着榆林林草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史社强为代表的治沙科技工作者着手进行新的研究。“榆林的植被面积大了,但是植被种类还比较单一。我们这些年陆续引进彰武松、班克松、长白松等树种,探索不同树种的混交种植,希望能不断改造和提高质量。”史社强说。
生态重建
张应龙是榆林市的一名 “治沙大户”。2003年,张应龙承包了毛乌素沙漠300平方公里的无人区。经过16年的治理,这片沙区植被覆盖率已经从3%提高到65%。经过不断探索,他还总结出“保水保养分”等多种沙区植树模式,38万亩的林草地来源于此。
近年来,单纯的治沙造林并不能让他感到满足,重构毛乌素的自然生态系统成为他新的追求。为此,4年前他在治沙基地中引进了澳洲特有的鸸鹋,目前这些鸸鹋已经安居繁育成功。
张应龙准备今后将这个不断壮大的鸸鹋“家族”放养在初步进行生态修复后的毛乌素沙漠中,以此实现“动植物生态圈”的重建。“把鸸鹋放到林地里,能清理树下杂草,减轻防火压力。它们将会成为沙漠生态系统实现自我循环的重要一环。”他说。
不仅如此,张应龙还利用毛乌素沙漠天然形成的“新月状”沙丘,试验种植葡萄、蓝靛果等经济作物;自建试验田,种植蓝莓、黑莓、沙地红枣。他不断地尝试,希望能找到最适合当地的模式,撬动毛乌素沙漠的生态经济,让沙区也能变为“瓜果之乡”。
“现在植被好了,生态效益有了。但是我还想‘沙里淘金’,让沙漠产生经济价值,为沙区群众找到一条‘生态致富路’。”张应龙说。
新华社突尼斯12月20日电(记者马迪 黄灵)第51届杜兹国际撒哈拉沙漠节20日在突尼斯南部小镇杜兹开幕。本届艺术节聚焦“撒哈拉地区传统文化保护”,预计将吸引5万人次游客
新华社乌鲁木齐2月2日电 题:走进塔克拉玛干:探访沙漠物探人 新华社记者 段敏夫、顾煜 临近除夕,千家万户纷纷张灯结彩迎接新春,而在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远离城市喧嚣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依旧寂静如常
地处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策勒县,在上世纪80年代时,曾一度被沙漠几近吞噬:沙海已到距离县城不足2公里处。恶劣的生态环境还让村民的生活陷入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