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需要纪念和颂扬,普通人的人生记忆同样值得记录和传承。基于这一想法,福寿园开始邀请专业作者为逝者著书立传。每两年出版一本的《百姓家史》,成为许多普通家庭的珍藏。
2018年,福寿园生命服务学院正式注册成立,伊华出任院长。除了为殡葬行业输送更多管理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养,伊华更希望借此推动生命教育的普及和殡葬法律法规的完善。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在伊华看来,古人所理解的殡葬,在当今同样有着改变社会的力量和价值。
“殡葬究其根本,并不是埋葬已逝的躯壳,而是安放我们的记忆、情感、认知,体现家庭、社会乃至国家在观念层面的价值。这是我对殡葬的理解,对于这份职业的神圣责任感都来源于此。”伊华说。
深耕殡葬行业23年,伊华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福寿园国际集团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首席品牌官,拥有“上海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诸多荣誉。
不过,伊华最在意的并不是这些。这位美丽的女性有着自己更愿意坚守的角色:在生命之河上做一位摆渡人,在生死两端让每个生命相悦相安。
新华社沈阳4月5日电 记者手记:标牌小区那个“90后”的老党员走了! 新华社记者于力 5日凌晨4点,平时正是他读书看报记笔记的时候,今天确成他出殡的日子,永远地离开这个他为之奋斗18年的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