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4月5日电 题:为生命摆渡
新华社记者 潘清
1996年,28岁的伊华已经完成了立业、成家、生女,拥有了在别人看来近乎完美的人生。但不愿按部就班的伊华决定让一切“归零”。
职业生涯再次起步,她的选择让许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应聘到上海福寿园公墓当一名普通员工。
这或许缘于儿时的遗憾,从小跟着外公外婆长大的伊华,在二老相继去世时没能送他们最后一程。
伊华的决定不出意料地遭到了父母和亲友的强烈反对。这让伊华意识到,自己挑战的不只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传统观念。
“给我5年,我要让殡葬从业者登上大雅之堂。”伊华用这样一个承诺换取了家人的同意。
从业不久,伊华从媒体上获知了徒步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遇难的消息。敬佩惋惜之余,她萌生了“让英雄魂归故里”的想法。彼时,负债6000万元的福寿园拿不出钱来举办活动,伊华联系了刚刚开业的购物中心举办“余纯顺摄影展”。20天里,观展、捐款的人流络绎不绝。半年后,壮士的塑像在福寿园落成。
这一次尝试,让伊华开始重新审视殡葬这个古老行业的社会价值,思考殡葬服务发展的新模式:“将告别变为美丽,将祭祀变为纪念,将处理变为珍藏。”
“生与死,本是生命的一体两面。人们可以欢呼新生,为何不能尊重死亡?”伊华说。
一个5年,又一个5年……23年来,伊华践行着自己的理想。
昔日荒僻凄凉的墓园,变身风景秀丽的人文纪念公园,近千位名人陆续安葬在这里,接受后人的祭奠和民众的瞻仰。
全国首个劳模丰碑园礼赞各行各业先进典型,首座遗体捐献者纪念碑致敬为医学事业奉献的人们,“星星港”关爱服务中心慰藉失独的父母……在伊华和伙伴们的努力下,昔日默默无闻的福寿园不仅成为公墓领域的范本,更成为殡葬行业知名的文化和公益品牌。
新华社沈阳4月5日电 记者手记:标牌小区那个“90后”的老党员走了! 新华社记者于力 5日凌晨4点,平时正是他读书看报记笔记的时候,今天确成他出殡的日子,永远地离开这个他为之奋斗18年的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