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永不迟到的祭奠——追寻1343座无名红军墓背后的故事(2)

2019-04-04 18:35:00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没有姓名,没有番号,没有铭文。

竹竿上刷着的朱漆编号,就是一座座红军墓冢的标记。

潘迪渊无法确认爷爷的坟茔到底是哪一座,只好带着一抔曾被鲜血染红的黄土回家。

他说,爷爷和战友们已经化作了青山,“这漫山遍野都是他的英魂”。

红军墓群寄托着苏区人民对共产党、红军深厚的情感。清明祭扫、中元焚香,当地村民80多年来从未间断。

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馆长罗永胜告诉记者,2010年全国革命遗址普查时,当地就上报了张山头红军墓群的情况。

2016年,当地村民在山上劳作时,发现了一块刻有“红军墓、三一立”和五角星的石碑。经党史和文物部门多方查证,最终确认:这里埋葬的就是红军。

经核查,1928年至1935年间,许多红军将士埋葬于此,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墓葬群。截至目前,已经发现标记1343座红军墓,但对红军先烈的追寻仍在继续……

2018年9月,红军墓群被列入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墓群遗址面积之大、人数之多为国内所仅见。”武夷山市文管所专家赵建平说,这是对闽浙赣革命史迹的重大发现与补充,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重大的社会教化意义。

一片红色的飘带

“勇敢的红军们,勇敢的红军们,你是我的哥,我是你的妹,送干菜,送香茶……”诞生于红军时期的民谣《红军洗衣歌》,至今仍在当地广为传唱。

当年战事最为激烈的时候,送往张山头红军中医院的伤病员最多时达1000多人,村民自发组织担架队、洗衣队,家家户户都是住院部。

张山头村民杨学文的奶奶曾是红军洗衣队的成员,主要为红军伤病员洗衣做饭。

“听我奶奶说,当时担架队每天都会抬来很多伤病员,早上这些红军战士还活着,到晚上就没了。她们边洗衣服边哭。”讲到这里,66岁的杨学文眼圈红了。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