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上海城市绿道:“家门口”的绿色,钢筋水泥中的“生态密码”(2)

2019-03-27 18:04:01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什么样的绿道让人幸福? 要贯通、要通到家门口

“在开展上海的绿道规划之始,我们问自己,市民需要怎么样的绿色空间?”张莹萍说。

要能贯通。“仅有几段绿道是不够的,绿道带给人的幸福感跟它的密度、广度直接相关。”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技术指导科副科长王本耀说,“想象一下,在城市任意一个地方,都能很快进入绿道系统,在远离城市喧嚣的绿色里,步行或骑行。不用出绿道,一直走下去,就到达下一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要通到家门口。“让居民沿着绿道可以从外面走进社区,或者说居民最多步行15分钟能够进入城市绿道系统。”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方岩介绍,社区绿道也是上海绿道的一大特点。

截至2018年底,上海共完成绿道671公里。其中市级绿道119公里、区级165公里、社区级387公里。“如果说市级绿道是藤蔓,把大型的郊野公园、水乡村落等生态空间连进来;区级绿道就是藤蔓上结出来的瓜;社区绿道就像是毛细血管,渗透小区街道。”方岩说。

“社区绿道是上海重点推进的方向。”方岩介绍,大规模生态资源的缺乏,让上海除了主干道,还要大力发展身边的绿色资源。社区绿道更贴近百姓生活。

刘阿姨家住新江湾城,一条绿道连接地铁10号线的新江湾城站、社区文化中心、街心公园,不论晨练、出行、去文化中心,都不用出绿道。“满眼绿色,心情就变得很好。”

  封闭绿带到开放绿道 上海“螺蛳壳里做道场”

上海面临自然资源匮乏的现状,怎样在这么一个人口密度高、建筑密度大的地区,尽可能挤出一些绿色空间留给市民?上海一直在探索。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