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3月7日电 题:刘成金:23年义务放映电影6000多场
新华社记者梅世雄
任凭山高路远,不论酷暑严寒,他和7位战友23年专注做一件事情——利用周末为群众免费放电影。
他,就是辽宁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队长刘成金。
23年来,刘成金和战友们深入1000多个偏僻山村、部队、学校、企业、社区等,行程30余万公里,义务放映电影6000多场。
25年前,41岁的正团职军官刘成金转业承包了一家小企业。当企业略有盈余时,他就琢磨着:“应该为社会做点啥。”
1996年6月,一则新闻在刘成金内心引起强烈震动——锦州山沟一位年逾花甲的老母亲,她摇摇晃晃地背着双腿残疾的儿子到村里晒谷坪上去看电影。
刘成金失眠了。他曾在部队当过电影放映员,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利用周末为偏远山区村民义务放电影。
刘成金的想法,很快得到张显龙、韩彦斌、朱中文、彭玉德、陈凤久、赵云吉、韩国玺7位战友的积极响应。他们中有4人在部队当过放映员。
刘成金和战友们自费购买放映设备和租胶片,还把给女儿买新房的钱拿出来买了一部面包车当“大篷车”。
就这样,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成立了。
免费电影放映首站,是渤海边上偏僻的小山村——凌海市西八千乡喜鹊村。1996年10月中旬,当刘成金和战友们要去义务放电影的消息传开后,村民们兴高采烈,邻村的乡亲们也赶了过来。
电影放映结束不久,几位小学生给放映队写了一封信,说他们“从电影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以后要好好学习”……学生们的来信更坚定了刘成金的信心。
在义县七里河镇一个偏僻山村的敬老院,老人们多年没看过电影,刘成金和战友们专门为16位孤寡老人放了一场电影。
电影快开演时,刘成金发现有一位老人没有来,进屋一看才知道老人双目失明。他二话没说背起老人就走,“大爷,咱也去,你仔细听,我给你讲。”他说。
听着电影,老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就这样,刘成金和战友们的电影“大篷车”开进乡村百姓的田间地头、城市社区的街头巷尾。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他们组成抗震救灾小分队,20多天内为受灾群众放映了30多场电影。2009年、2010年他们又两次入川,为灾区群众放电影,给北川希望小学送去学习用品,在绵阳擂鼓中心小学栽下青松“希望树”。
23年来,放映队历尽艰辛。1998年1月,队员韩国玺在放映中因患重感冒引发心脏病,永远离开了他们,年仅42岁。
放映队刚成立时,刘成金定下了规矩——不怕吃苦受累,不怕上山下乡,不吃百姓一餐一饭,不拿群众一分报酬。20多年来,他和战友们从未吃过群众一顿饭,没收过一次礼物。
放映队誉满辽西,有人从中看到了商机。一些商人找上门:“只要每次放映前播几分钟广告,就免费送你们一台车。”面对各种诱惑,他们一一谢绝。
刘成金说:“如果接受了商家的钱物,‘义务’二字就变了味,走了形。”
如今,刘成金的队伍在不断发展壮大,河北、江苏、山西等地都成立了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分队。
“只要老百姓需要,我们就永不停机。”这是刘成金和战友们的铮铮誓言。
刘成金(左二)和放映队队员合影。 资料照片 23年前,退役军人刘成金关注到了一则新闻——锦州山沟一位年逾花甲的老母亲,摇摇晃晃地背着双腿残疾的儿子到村里晒谷坪上去看电影
【特别关注·中国高质量发展】 从传统消费转向新兴消费,从不差钱的“买买买”到深度体验,从生活必需品转向享受型消费,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消费的差异化、个性化、多元化释放强劲动能和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