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 题:播下五谷丰登的新希望
新华社记者于文静、董峻
立春已过,雨水将至。一场大范围雨雪天气正光顾中东部地区,但春意已悄然来临——在田间,在枝头,在春耕的节奏里。
华北地区是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历经一冬风霜的麦苗此时相继起身拔节,渴望种田人的呵护滋养,为几个月后的丰收做准备。
江南、华南是我国稻米主产区。此时已渐次进入育秧期,且大田里的油菜花也含苞待放了。在东北、西北的冰天雪地里,虽然正月十五还没到,但许多地方的农资购销市场已开始热闹起来。
农谚说,“雨打雨水节,二月落不歇”。春天里,地种得好不好、管得用不用心,不仅直接关系夏粮、夏油的收成,甚至会影响全年的粮油生产。对这一点,没有人比农民更明白。
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粮食问题事关经济社会的基本盘。回顾新世纪以来,我国粮食连续15年丰收,党的十八大以来粮食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正是勤劳的农民让国人端稳了手中的饭碗,让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了稳固根基。
但是,越是丰收越要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越不能有忽视粮食生产的苗头。丰收的年头越多,高位回落的风险就越大。当前粮食生产隐忧仍在,灾害频发拉低单产、结构调整促使面积减少、库存见底降低调节回旋能力、贸易争端与国际油价风险增加难以预测的因素。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和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必须发挥好农业“压舱石”作用。稳住粮食和其它重要农产品的生产尤为重要,这是事关全局的“定盘星”。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特别是稳定粮食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具有特殊重要意义。要把稳住粮食生产作为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坚持“稳字当头”,着力稳面积、稳政策、稳产量。
新华网成都1月14日电(汪亚)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在中国,农业问题、粮食问题始终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话题,粮食安全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新华社哈尔滨1月30日电(记者杨喆)记者从黑龙江省粮食流通工作会议上获悉,2018年这个省玉米、水稻、大豆三大主粮品种及饲料加工业全面盈利,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36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