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儿童村”里最美的光

2019-02-09 15:33:00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贵阳2月9日电 题:“儿童村”里最美的光

新华社记者李凡、陶亮

“心中的小梦想,一闪一闪在发亮,穿越年少的迷茫,我会变得更坚强……”在位于贵阳市儿童福利院的新春公益演出上,多名孤残儿童在老师的带领下,自信大胆地唱起了歌曲《最美的光》并表演了手语舞蹈。

12岁的小优(化名)是表演队伍里的一员,因为患有脑瘫,行走不便,常年坐在轮椅上。通过院里康复医师们近5年的康复训练,他渐渐学会了站立。

贵阳市儿童福利院有330余名孤残儿童,这些孩子主要为弃婴、孤儿、打拐被解救儿童和父母涉案的未成年人,残疾率达到70%。福利院有一个温馨的名字——“儿童村”。

演出会上,近百名孤残儿童和院里工作人员围桌坐在一起,观看节目并一起用餐。社会爱心人士送来了毛绒玩具等春节礼物,社会表演团队还装扮成大熊猫、变形金刚等满足孩子们的愿望。

“我们想为这些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贵阳市儿童福利院院长向辉介绍说,福利院的孩子最小的刚满月,最大的即将成年,他们在这里被分成不同班级接受康复治疗、学习和生活照料。

向辉说,通过生理、智力和社会融入需要等评估,一些轻度残疾的孩子会寄养在社会爱心家庭,更多的孩子则留在福利院集中养育。孩子们根据需要被分成10人至20人的班级小组,每个班级由6名孤残儿童护理员轮班进行生活照料。

“有残疾的孩子到了18岁后会转入社会福利院,由国家继续供养。健康的孩子通过技能培训或接受高等教育后,可回归社会。”向辉说。

为了让孤残儿童感受家庭的温暖,2008年起,福利院从社会招募有爱心的“爸爸妈妈”,和一些孩子组成多个“模拟家庭”。一对夫妇带着5、6个孩子组成一个“家庭”,负责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

李明珍是6个孤残儿童的“妈妈”,她在福利院的“模拟家庭”里照顾孩子已有5年时间,在外工作的丈夫每天也会回到福利院帮助照顾孩子。“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吃饭、睡觉,渐渐有了深厚的感情,一直都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生子女照料。”

在这个“家庭”里,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设施样样齐全。记者走进屋里看到,在这个两室一厅的房间里,摆放着多张儿童床和书桌,以及冰箱、电视机、沙发等各种家具家电,墙上挂满了孩子们创作的彩色画等。

17岁的小芳(化名)是“大姐姐”,因为患有先天残疾,双腿行动不便,生活难以自理。“孩子学习能力很强,老师每周定期来‘家’里辅导她读拼音、写字等。”李明珍说,小芳既会唱歌也会刺绣,还经常主动教弟弟妹妹们画画,老师们夸奖小芳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春节期间,孩子们的笑声不断从“家”里传出,福利院的每个“模拟家庭”迎来了温馨时刻。小芳向“爸爸妈妈”说出了自己的新春愿望:“以前只有通过看电视了解外面的世界,有一天我想走出去,看看外面美丽的风景。”

小芳今年4月份就满18岁了,按照规定,她将会转到社会福利院。“我们都舍不得她,希望她能申请当上院里的助教老师,争取留下来。”李明珍说。

谈到新一年的打算,向辉说,由政府资助修建的3500平方米的残疾儿童康复大楼即将竣工,今年有望投入使用,到时可增加80个床位以及用于孩子们康复训练的简易功能室。

“希望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儿童福利事业,用社会的温暖照亮他们的人生。”向辉说。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