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塞罕坝的“眼睛”(2)

2019-02-08 18:33:00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哭过,也怨过,但他们还是咬咬牙留下来了。

在塞罕坝人的齐心协力下,绿水青山带来了金山银山,绿色之路越走越宽,望海楼的瞭望和居住条件越来越好。

路修好了,望海楼也越建越高,从两层到三层,再到现在的五层。

“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嘛。”老赵说,“树越长越高,林场面积越来越大,现在必须得上五层才能看全自己负责的面积。”

为了不酿成森林火灾,塞罕坝林场层层抓、层层管,从进山处设立防火检查站,进山后地面巡护员和高山瞭望员密切配合。每逢高险火情期便全员出动巡山,“就是为了确保绝对安全,不放过一丝火一缕烟。”赵福州说,9座望海楼相互配合,交叉值班,确保24小时有人值守。“我们都是眼见着林子一点点建起来的,都知道造这点林可真不容易。”

今年春节,在塞罕坝森林消防扑火队工作的儿子大年三十也坚守岗位,儿媳在家带着俩小孙子,一家人分居三地过年。“小时候挺不理解他们的工作,别的孩子都有爸妈陪,我却见上一面都很难。”儿子赵东杨说,“现在我也干防火,知道森林火灾多可怕,所以特别理解,也特别支持他们的工作。”

赵福州今年59岁了,快到了和这片林海说再见的时刻。明年会派年轻人来望海楼。赵福州说:“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塞罕坝老一代人创造的林子守护好,不发生一股烟。”

说起山居岁月,陈秀玲用得最多的一个词便是“对付熬”。在山上待了一辈子,她至今没习惯这种深入骨髓的寂寞,但她的朋友圈里记录最多的却是林场的美丽,无论是雪花飞舞,还是旭日初升。

“今年除夕我准备了六个菜,有炖排骨、炖小鸡、鱼……再配上几个凉菜。”陈秀玲说,“春联买了,可惜没顾上买窗花。”2018年场里给望海楼通上了网线,今年老两口想小孙子了视频就能见着。望海楼里年味虽淡,但幸福依然。

赵福州和陈秀玲只是守护塞罕坝林场安全的一对普通夫妻,塞罕坝建林场57年来,共有超过20对夫妻值守望海楼,从未发生过一起火灾。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