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记者张莹)联合国将2019年设为“化学元素周期表国际年”,以纪念化学元素周期表问世150周年。但欧洲化学学会近日发布的一张“扭曲”元素周期表显示,由于人类的过度使用,一些化学元素将在未来100年内面临从地球上消失的风险。
按照2016年修订的新版元素周期表,目前已知118种元素,其中90种自然存在,另28种由人工合成。总部设在布鲁塞尔的欧洲化学学会近日制作一张形状“扭曲”的元素周期表,尝试通过每种元素在周期表上所占面积等方式,展示出90种自然存在元素的稀缺程度。
该学会会长戴维·科尔-汉密尔顿说,制作这一周期表不仅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更是要提醒人们有一些元素由于人类过度使用正面临消失的危险,可能“再过不到100年,我们就很难获得它们”。
这一周期表显示,作为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元素,氧不会面临枯竭风险,但许多用于制造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元素有“濒危”风险。铟是其中之一,游离态的铟是一种银白色金属,用于制造手机和电脑的触屏等,但其在地壳中的分布少而稀散。
科尔-汉密尔顿说,如果人类按目前使用习惯,每隔几年就丢掉旧电脑和旧手机,铟可能很快面临枯竭问题。“仅在英国,人们每个月就要换掉100万部智能手机。如果我们按现有速度继续使用铟,它的储量只够再用20年。”
对另外一些元素的消耗并非来自电子设备这类“刚需”。氦是宇宙中储量第二丰富的元素,但在地球上,由于人类放飞太多氦气球,剩下的氦可能只够再用几十年。
科尔-汉密尔顿说,磁共振成像仪和深海潜水通常循环使用氦气,但放飞的氦气球会把氦气直接释放到大气中,最终这些氦气将散逸到太空中,永远从地球上消失。“真的,我们不应再向气球里充氦气了。”他说。
欧洲化学学会呼吁在不同层面采取措施保护“濒危”元素。对个人来说,更换手机或电子设备时应考虑是否必要,对旧设备应予以回收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在宏观层面,应认识到稀缺元素的“濒危”危险,制定政策促进循环利用。
新华社巴黎1月29日电(记者陈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9日在总部巴黎启动“化学元素周期表国际年”活动,将在今年举办一系列主题活动,纪念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编制化学元素周期表150周年
新华社沈阳10月4日电(记者石庆伟、于也童)戴上VR眼镜感受沉浸式艺术展、观看交织着异域风情的国际当代戏剧、在红墙绿瓦下感受百年故宫韵味…… “我看到很多画,很美,它们就围绕在我身边
新华社纽约1月22日电 专访:继续深化改革 中国经济前景值得期待——访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罗奇 新华社记者潘丽君 刘亚南 在全球经济周期性压力加剧的大背景下,中国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其经济发展前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