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1月27日电 特写:从“军团”变“散兵” 春运摩托大军去哪了?
新华社记者田建川
今年春运,广西梧州籍农民工吴水金有点“孤单”。他已连续6年从广东佛山骑摩托车返乡,但今年他没有“组团”成功,几个老乡不愿再骑摩托车返乡,而是选择了高铁和小汽车先走一步。
在国道321广东肇庆市小湘镇的一处返乡摩托大军服务区,吴水金和老婆下车休息。往年的这个时间,这里如集市般热闹,摩托车不断地涌入、停留、再出发,今年却显得有点“冷清”,服务区里也就十几辆摩托车。
“浩浩荡荡的摩托大军看不见了,我成‘打游击’的了。”吴水金笑着说。
十几年来,从珠三角出发向广西、贵州、云南、湖南等地返乡的摩托大军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春运图景。这些外来务工者会在春节假期前约好时间,等工厂放假后就三五成群,组团返乡。广东省交通部门统计,高峰时,摩托大军的数字超过100万人。
然而,记者近五年来持续采访发现,摩托大军呈明显逐年减少。
国道321和国道324是从珠三角始发的摩托大军最主要的行进路线,途经广东肇庆市。记者24日、25日上午分别在小湘镇中石化加油站、中化石油和广北加油站两个摩托大军休息点蹲点发现,一小时内到站休息的摩托车数量加起来不到60辆。
“以前,好几箱一次性水杯一天就用完了,但现在还绰绰有余。”志愿者张敏说,她在休息点服务摩托大军三年了,去年和今年两年都感觉人少了很多。
一些原本设想通过无人机航拍摩托大军壮观景象的媒体记者也表示“很失望”:“人都去哪了?”
随着贵广、南广等高铁的开通及运力的加大,高铁成为不少返乡外来工的首选。虽然高铁比骑摩托车“花钱多一点”,但却没有顶风冒雨骑行的危险和辛苦,也让他们节省了更多时间可以早点到家。
新华社北京1月24日电 题:明月村聘了个“俏当家”——一个成都“网红村”经理的返乡创业故事 新华社记者潘洁、谢佼 1月的四川,空气里透着湿润,七千亩雷竹碧波荡漾,两千亩茶田层峦叠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