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提升长城保护的整体水平——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解读《长城保护总体规划》

2019-01-25 19:02:00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 题:提升长城保护的整体水平——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解读《长城保护总体规划》

新华社记者施雨岑、王鹏

它是伟大的军事防御建筑工程,它是中华儿女奋起抵御外辱的见证,它是一个民族历经数千年风霜的精神象征……长城,作为中国人心中最特殊的文化遗产,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提升长城保护的整体水平,我国近日发布《长城保护总体规划》,阐释长城价值和长城精神内涵,明确长城保护总体原则和目标以及一系列工作要求。对长城保护的难点痛点,规划开出了怎样的“药方”?未来如何落实?针对这些问题,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

  过度修复甚至新建、假造长城:原址保护、原状保护是总体策略

历经多则2000多年、少则400余年的自然或人为作用,我国各时代长城普遍存在不同程度残损,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拆城砖建房、利用长城修路、建窑等情况。规划据此提出将原址保护、原状保护作为当前长城保护的总体策略,强调保养维护、局部抢险、严控修复的工作方针。

但是,一些地方出于经济利益或开发旅游需要,进行大规模修复或复原,甚至新建、假造长城。

“对于绝大多数已经稳定的长城遗址,工作重点是做好日常养护和标识说明。如局部存在坍塌险情,须严格按照抢险加固工程要求,采用可逆性的临时措施,避免其坍塌甚至消失。如果临时手段不能解决问题,可编制修缮工程方案,但原则上不得修复或复原。”刘玉珠说。

他表示,对于少数价值特别突出、保存状况较好的长城点段,可按照遗址保护展示理念,在深入开展考古研究、进行多种方案比较的基础上,选择干预程度最小、符合真实性要求的措施,缓解甚至消除安全隐患,并为公众参观体验创造条件。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