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珲春采访时发现,一些民营企业家也加入了珲春“红色宣传员”队伍。2017年,民营企业家夏喜成投资数亿元在珲春兴建了红色文化民俗博物馆,展出了大量他从各地收藏的抗战时期物品。“革命先烈的精神永不能忘,我筹办这个博物馆就是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谈及建馆的初衷,夏喜成说。
随着开发利用的不断深入,珲春红色资源由点成线,由线成面。访客来到珲春,可以选择大荒沟、防川村、红色文化民俗博物馆等多条线路,体验“重走抗联路”等多种形式的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在红色线路的周边,珲春还开发了生态园林、峡谷漂流等生态旅游项目,红色资源与绿色生态资源交相辉映,成为当地发展旅游经济的新着力点。
> 吉林省的边境小城珲春市,近海不靠海,“海鲜经济”却异常红火,堪称“吉林省最具海洋产业特色的城市”。 “去年,企业进口鲜活帝王蟹2600余吨,最多时一天能运50多吨,行情好的话,当天就全部售出
金秋十月,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板石镇迎来丰收:山间果园内,个大、果圆、天然含硒的红苹果挂满枝头。板石镇是吉林省最大的苹果基地,被誉为“富硒苹果第一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