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优质粮油发展调控显成效:“卖得好”倒逼“种得好”

2019-01-17 20:02:00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网合肥1月16日电(汪亚)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要实现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加快推动粮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更要让中国人的饭碗装上中国好粮。从田间到餐桌,要想人民群众“吃好粮”,就得企业“卖好粮”、农民“种好粮”。

优质粮油发展调控显成效:“卖得好”倒逼“种得好”

  图为老百姓正在排队购买粮油店商品。新华网汪亚/摄

安徽省合肥市芜湖路上的一家粮油超市门前一大早就排起了长队,刚买完一袋馒头的李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每次来免不了要等很久,“我也是同事推荐过来的,现在买东西要好吃更要吃好,放心粮油示范点,品质信得过,周围人都喜欢来这买,所以很多人排队”。

随着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吃得好”、“吃得健康”成为越来越多老百姓的刚需。然而优质绿色粮油产品供给不足,粮食供给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仍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优化种植结构,实现优质优价,满足居民营养健康多元化需求,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任务目标。

优质粮源是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百姓要想“吃好粮”,首先要农民“种好粮”。价格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指挥棒”,要让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多种粮、种好粮,就得让好粮食卖得顺畅,卖上好价钱,才能让种好粮的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和积极性。实施“优粮优购”,首先要“优粮优价”,市场化收购要更多“唱主角”。

优质粮油发展调控显成效:“卖得好”倒逼“种得好”

  图为安徽省凤阳县凤临粮贸有限公司卸粮现场。新华网汪亚/摄

位于安徽省巢湖市的安徽光明槐祥工贸集团公司,选择了几十户种粮大户深度合作:企业推出新品种,并指导农户生产,负责回收和加工粮食。通过订单式合作,农户和企业取得双赢。

巢湖市柘皋镇农民俞志强就是与光明槐祥合作的种粮大户之一,卖了十年农药的他,自2014年起开始土地流转从事种田。“当时农药生意已经不好做了,那年市场上粮食卖得挺好,我就想着种田卖粮,自己也是个外行,不懂要种什么,都是瞎种。”因为缺乏专业知识加上管理模式粗放,俞志强转行种田之初并没有尝到甜头,一年下来,承包的700亩土地每亩净利润才100元。

转折从2016年开始,这一年,他与光明槐祥签订协议,代种指定品种,从播种到收储都有专人指导。这些优质水稻都能按高于市场价10-40元/百公斤的价格被收购。“就拿2018年来说,我每亩收入1600元,净利润比原来每亩多了300多元,九十多万斤的稻谷就给我带来近10万元的可观收入。”说起种优质粮食的好处,俞志强颇为高兴。

同村的吕少平也在2018年也将自己流转的800亩土地种上了光明槐祥的“指定作物”——南粳9108,“现在和公司签订合同,不仅可以得到技术指导,还能有高于市场价1毛钱的收益,当然肯跟着干了!”

安徽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许维彬介绍,2018年秋粮收购,很多地方虽然启动了最低收购预案,但是一些优质品种全部通过市场化收购,价格每百斤高出最低收购价四到六块钱。由于市场化收购比重的加大,全省今年小麦和稻谷两项带动农民增收26亿元左右。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