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胡喆)中国碳排放增速逐渐降低,重大工程建设大幅提高“一带一路”沿线交通通行能力,2017年全球大宗粮油作物供应形势稳中有增……16日,科技部在京发布了《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8年度报告》,继续关注全球生态环境热点及重点区域,选定“全球碳源汇时空分布状况”“‘一带一路’生态环境状况及态势”与“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3个专题开展监测分析。
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主任王琦安介绍,“全球碳源汇时空分布状况”专题充分发挥我国首颗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监测科学试验卫星(TanSat)技术优势,结合多源遥感数据,监测分析了2010至2017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时空分布格局,生成了国际首套2017年TanSat全球叶绿素荧光产品,可为实现国家减排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提供有效的科学数据。
“‘一带一路’生态环境状况及态势”专题以发展绿色“一带一路”为研究背景,监测分析了该区域沿线典型农牧交错带、海岸带与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现状与态势,评价了部分互联互通重大工程建设对当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专题继续围绕与人类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全球大宗粮油作物(包括小麦、水稻、玉米和大豆)生产形势,对全球农业气象条件、全球农业主产区粮油作物种植与胁迫状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可为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提供粮油信息服务。
报告显示,中国碳排放总体虽呈上升趋势,但因政府积极采用了推广应用清洁能源与实施重大生态工程等措施,碳减排成效明显,排放增速逐渐降低,自2013年以来增速基本为零。但中国仍是碳排放大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减排压力。建议加强科技创新,继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与能源结构调整,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这一工作充分彰显了我国遥感科技界对服务人类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积极态度和独特贡献。我国科学家通过在这一热点领域的持续研究和创新,取得了新的技术突破,谋得了全球合作的主动性,提升了话语权,扩大了国际影响。”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说。
新华社上海11月2日电(记者陈云富 周蕊)地中海的橄榄油、伊比利亚的火腿、加拿大的冰酒、智利的车厘子……随着市场逐步扩大开放,中国“吃货”们对这些来自全球的优质产品已不陌生
作为全世界首个完全由“进口货”构成的展销大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被认为是一场世界贸易盛会。参展的每一个老外、每一个国家都在不遗余力地为自己的国家和产品打call。